苦学不耽春夜眠,思家却泛春江船。
褰衣远道草头露,濯足故山花下泉。
黄鹄方怀少年志,白云偶赋归来篇。
再看入室须玄指,何限天香浮月边。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送济上人归省》。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句释义:
- 苦学不耽春夜眠,思家却泛春江船。
- “苦学”指的是刻苦学习。
- “不耽春夜眠”意味着尽管在春天夜晚也勤奋学习,但并不影响休息(“春夜眠”)。
- “思家”则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
- “泛春江船”是在春天江面上泛舟。
- 褰衣远道草头露,濯足故山花下泉。
- “褰衣”是指拉起衣服的动作,这里形容早起或准备出发时的情景。
- “远道”指长途跋涉的道路。
- “草头露”即草丛中的露水,这里可能暗示了旅途的艰辛。
- “濯足”意为洗脚,这里可能是为了干净整洁地出发。
- “故山花下泉”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方的泉水,也可能是作者自己的住处附近的泉水。
- 黄鹄方怀少年志,白云偶赋归来篇。
- “黄鹄”通常象征着高远的理想或志向。
- “少年志”表示年轻人的雄心壮志。
- “白云偶赋归来篇”可能是指诗人偶然间写下了关于归乡之作,这里的“赋”是创作的意思。
- 再看入室须玄指,何限天香浮月边。
- “入室”指的是回到自己家中。
- “玄指”在这里可能指代某种神秘的指引或者是指导。
- “天香”可能指的是香气浓郁如天边的花香。
- “浮月边”形容香气飘荡在明亮的月光之中。
译文:
辛勤学习不耽误春日夜晚的睡眠,想到家乡便乘着春江上的船。
早晨起床拉起衣服沾湿了路边的露珠,洗脚之后在故乡山中清澈的花泉边。
像黄雀一样怀抱着少年的志向和抱负,偶尔写些关于回家的文章抒发感慨。
再次回到家中需要有神秘的指引,不知有多少种香气在月亮旁漂浮。
赏析: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他对友人归家之路的关切之情。首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学者与行者的不同生活状态,同时流露出诗人对友人既严格要求又充满关怀的心态。第三、四句则转向对友人个人经历的描述,体现了诗人对朋友人生轨迹的了解以及对朋友情感世界的深刻把握。最后两句则通过对友人返回家中情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安全归来的祝愿以及对友情深厚的珍视。全诗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既有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也有对人生旅程的哲学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朴实而意境深远,充满了人文情怀和哲理意味,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