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千山暝,风高万木凋。
深沟通曲径,独木架危桥。
客路空迢递,离情转寂寥。
驿楼看渐近,时听马萧萧。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思路,概括并表述诗意。
“日落千山暝”意为夕阳西下,万山昏暗;“风高万木凋”,意为秋风劲吹,万木萧索;“深沟通曲径”,意为深山幽谷,曲径通幽,“独木架危桥”,意为只有一棵枯木架着一座小桥;“客路空迢递”,意为客路漫长遥远;“离情转寂寥”,意为离别之情更添寂寞;“驿楼看渐近”,意为在驿楼上远望,渐渐看到远处的山影;“时听马萧萧”,意为不时可以听到马匹嘶鸣的声音。
【答案】
译文:
太阳西沉,山中昏暗,万籁俱寂;秋风劲吹,万木萧瑟,一片萧条。山路幽深,曲径通幽;只有一根枯枝搭起一座小桥。客旅之路漫漫无际,离愁别绪更加凄凉。站在驿楼上远远望去,山峦越来越清晰。不时听到马蹄声由远及近传来,令人心潮起伏不已。赏析:
首联写日暮时分的山色,描绘了一幅秋山夕照图。傍晚时分,落日西沉,群山昏暗,万物都沉浸在一片黑暗之中,只有那几缕残阳透过树梢,洒向深山,给这静谧而肃穆的气氛增添了几分凄清。颔联以“风高”“万木凋”两个意象,渲染出秋日山行的氛围。秋风劲吹,万木萧瑟,一片萧条,这是大自然的真实状态,更是诗人心中的真实感受。颈联写行程之长与心情之孤寂。诗人说客路漫长遥远,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惆怅之感。尾联写旅途中所见景色与所感之情。诗人登上高处遥望着远方的山峦,山影越来越清晰,这既是眼前实景,也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最后,诗人又听到马蹄声由远及近传来,这种声音让人感到既亲切又遥远,既熟悉又陌生,既宁静又紧张,既有期待又有不安,这既是一种真实的听觉体验,也是诗人内心复杂情感的外化表现。全诗意境清冷而幽深,语言简练而含蓄,充分体现了诗人高妙的艺术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