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日出东方,光彩照八极。
飞潜及蠢动,咸仰生成力。
我愿天宇清,浮云扫形迹。
庶俾阳德亨,万古明不息。

【注释】初日:指太阳。八极:指整个天下,即四面八方。飞潜及蠢动:飞的,潜的,动的。咸仰生成力:都仰慕生成的力量。我:诗人自称。天宇:天空,也指帝王之德。浮云扫形迹:浮云被扫除而消失。阳德:指阳光雨露等恩惠。万古:千秋万代,永远不断。明:光明,此指帝王德化永续。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唐肃宗至德二年(757)春天所作。当时作者任太子少詹事、侍读,因谏阻肃宗去蜀而触怒当权大臣李辅国,被贬为渝州别驾。这首诗是他在赴任途中所写,表现了对唐王朝的深厚感情和希望它“万古”长存的良好愿望。全诗一气呵成,意境宏大,气势豪壮,风格雄浑,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的特色,是一首抒情言志的佳作。

首句“初日出东方”,描绘了旭日东升的壮丽景象,用一个“出”字,突出太阳刚刚出现,尚未升起,给人以无限生机的感觉。接着,“光彩照八极”一句,进一步描写了太阳光芒四射,普照大地的景象。这里的“八极”,指的是四面八方。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将光芒扩大到极点,使读者感受到太阳的强大力量。

“飞潜及蠢动,咸仰生成力”。这里,诗人以丰富的想象,描绘了一个生动的景象:天上的飞禽走兽、地上的生灵草木,都在仰望着太阳,感激它的恩赐。这里的“生成力”,指的是太阳给予万物生长的动力。诗人用“咸仰”一词,表达了所有生物对太阳的依赖和敬仰之情。这一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力的赞美。

随着诗句的推进,气氛又发生了变化。诗人转而从人类的角度出发,表达了自己的愿望:“我愿天宇清,浮云扫形迹。”这里,诗人将自己比喻为一位有道之士,他希望自己能够像清除浮云一样,让天地变得清明起来。这句诗既表现出诗人对政治清明的追求,也透露出他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最后一句“庶俾阳德亨”,诗人以祈祷的语气,希望国家的统治者能够继承并发扬光大这种美好的品质。这里的“阳德”指的是温暖如春的阳光和雨露等恩惠,是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万古明不息”一句则是诗人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希望能有一个长久不衰的政治局面。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夸张手法,将自然景观与人类社会巧妙地结合起来,展现了一幅宏伟壮丽的画面。同时,诗人还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加生动有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