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缘幽士筑,额借息柯称。
路凿山根上,窗开树杪凭。
瓮泉专饮鹤,下榻半留僧。
役役风尘者,何年得此能。

【注释】

亭:凉亭。

息柯:指山中的树木。柯,树枝。

额(è):门额。借,借用。

凿:挖。

树杪:树枝的顶端。凭:依靠。

瓮泉:陶制的水罐。

役役:奔波劳碌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亭子的诗,诗人通过对亭子周围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亭子的喜爱之情。

首联:“亭缘幽士筑,额借息柯称。”

诗人首先描绘了亭子的地理位置。亭子建在山林之中,四周环绕着茂密的树林。这种环境给人一种静谧、幽深的感觉。而亭子的命名也很有特色。它的名字“息柯”来源于山中的树木,象征着自然之美。同时,“额借息柯称”也暗示了亭子与山林之间的紧密联系。

颔联:“路凿山根上,窗开树杪凭。”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亭子的构造和特点。亭子的道路设计巧妙,直接开凿在山脚下,方便游客进出。而亭子的窗户则巧妙地设在树梢之上,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景色。这种设计既实用又美观,充分体现了亭子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颈联:“瓮泉专饮鹤,下榻半留僧。”

这里诗人描绘了亭子中的生活画面。亭子里设有一口井,专门用来饮用泉水。这口井的水清冽甘甜,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水源。同时,亭子里还设有床铺,供僧人或游客休息使用。这些设施都体现出亭子为人们提供便利和舒适的生活服务。

尾联:“役役风尘者,何年得此能。”

最后一句是诗人对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的感慨。他们为了名利奔波劳碌,却无法享受到像亭子这样宁静、优美的环境。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忙碌生活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描绘亭子的环境、结构和功能,表达了对大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语言优美流畅,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