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黄梅雨,知师反得闲。
孤眠听鸣溜,孰谓非深山。
苔色渐逾槛,溪光欲浸关。
爨烟厌空寂,一去便忘还。
雨中怀黄叶老人
不断黄梅雨,知师反得闲。
孤眠听鸣溜,孰谓非深山。
苔色渐逾槛,溪光欲浸关。
爨烟厌空寂,一去便忘还。
译文:
连绵不断的黄梅季节里,你依然坚守着教书的岗位,不嫌其繁忙。
独自躺在床上聆听溪流声声,谁说你不是隐居在深山之中?
苔藓的颜色渐渐蔓延至栏杆旁,溪水的光华仿佛要浸透整个山谷。
炊烟袅袅,让人感到一片空旷寂静,一旦离开,就再也没有回来的念头。
注释:
- “不断黄梅雨”:描述黄梅季节时持续不断的雨水。
- “知师反得闲”:意指黄梅时节虽然天气多变,但教师却能借此机会休息。
- “孤眠听鸣溜”:在独自一人的夜晚中,听着溪流潺潺的声音入睡。
- “孰谓非深山”:谁还能说这不是一种深山中的隐居生活呢?
- “苔色渐逾槛”:苔藓的颜色渐渐覆盖了栏杆。
- “溪光欲浸关”:溪水的光芒似乎要浸透了整个山谷的门户。
- “爨烟厌空寂”:炊烟缭绕,令人感到一种空寂的感觉。
- “一去便忘还”:一旦离开,就再也不想回到这里。
赏析:
这首诗以黄梅季节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孤独的老人在教书之余,独自欣赏自然美景,感受深山隐居生活的画面。诗中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和对老人内心世界的刻画,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和诗人对这份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