懊恨应无尔臆侵,胡为清夜发哀吟。
三声岂是羊公碣,一泪惟沾楚客襟。
秋汉月明悲更切,朔风天冷怨尤深。
谁能听此肠非断,只合闲僧不住心。

《猿声》是明朝诗人大遂的作品,出自《槜李诗系卷三十三》。这首诗通过描绘深夜中猿的哀鸣,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悲凉和感慨。全诗如下:

懊恨应无尔臆侵,    
胡为清夜发哀吟。    
三声岂是羊公碣,    
一泪惟沾楚客襟。    
秋汉月明悲更切,    
朔风天冷怨尤深。    
谁能听此肠非断,    
只合闲僧不住心。    

诗句解析与注释

  1. “懊恨应无尔臆侵”:这里的“懊恨”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满和愤怒,而“应无尔臆侵”则意味着这种情绪并非无缘无故,而是受到了某种侵扰或挑衅。这里的“尔”指代的是那些不明真相的人或事,他们的存在让诗人感到困扰和愤怒。

  2. “胡为清夜发哀吟”:诗人在深夜时分发出哀鸣,可能是因为他感到孤独和无助,或者他在寻找一种方式来表达他的悲伤和绝望。这里的“哀吟”强调了诗人的悲痛之情,而“清夜”则增加了这种情感的凄凉感。

  3. “三声岂是羊公碣”:这里的“三声”可能指的是猿声的三种不同音调,而“羊公碑”则是一种象征性的物品,代表着高尚的品质或崇高的地位。诗人在这里可能是在讽刺那些表面看起来高尚但实际上却缺乏真性情的人。

  4. “一泪惟沾楚客襟”: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楚国友人的同情和支持。这里的“楚客”指的是屈原,他是楚国的著名诗人,也是忠诚于自己的国家和人民的典型代表。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他对楚国友人的关心和慰问。

  5. “秋汉月明悲更切”:这里的“秋汉”指的是秋天的银河,它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常用来象征悲伤和离愁的元素。这里的“月明悲更切”强调了夜晚的寂静和月光的明亮,以及诗人内心的悲哀和无奈。

  6. “朔风天冷怨尤深”:这里的“朔风”指的是北方的寒风,它通常象征着寒冷、孤寂和荒凉。这里的“天冷怨尤深”表明在这种环境中,人们的怨恨之情更加深刻和强烈。诗人可能在这样的环境下感受到了更多的孤独和无助。

  7. “谁能听此肠非断”:诗人在这里发出了一个疑问:“谁能听到我的内心深处?”这是一种自问自答的方式,表达了他对于被误解或不被理解的担忧。这里的“肠非断”强调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8. “只合闲僧不住心”:这里的“只合”表示只能如此,而“闲僧不住心”则是指那些修行的僧人总是无法保持一颗清净的心。这里的“不住心”暗示了僧人内心的烦恼和困扰,而“闲”则强调了他们的修行状态。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深夜中猿的哀鸣,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悲凉和感慨。全诗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成功地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诗人通过对猿声、秋月、朔风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孤独、悲伤和无奈。同时,诗人也通过这些自然元素的象征意义,表达了对社会现象和社会现象中的某些人物的不满和批评。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哲理意味和艺术美感,值得深入品味和探讨。

《猿声》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思的古诗,通过对猿声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现象的不满和批评。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卓越的诗歌才华,也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