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村下绿溪环,刳木通流乱石间。
十里浓烟松不断,隔林钟磬落前山。
潭柘寺南边的村落,
芙蓉花下的小溪,绕着绿树环绕。
刳木通流乱石间,
十里的浓烟松树不断。
隔林钟磬落前山,
山中回荡着清幽的声音。
芙蓉村下绿溪环,刳木通流乱石间。
十里浓烟松不断,隔林钟磬落前山。
潭柘寺南边的村落,
芙蓉花下的小溪,绕着绿树环绕。
刳木通流乱石间,
十里的浓烟松树不断。
隔林钟磬落前山,
山中回荡着清幽的声音。
诗句赏析如下: 一冈中断水分流,茅屋乘岩万树幽。 注释:一山之中,溪水流经,茅草覆盖的山岩间,树木郁郁葱葱。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他的隐逸情怀,渴望远离尘世喧嚣,回归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二、宛转桃花堪问讯,莫教容易放渔舟。 注释:桃花盛开,婉转多姿,仿佛在向人们发出问候。然而,美丽的景色却不应轻易被打扰
都城元宵曲 其一 躞蹀骅骝气正骄,垂鞭嘶过玉河桥。 不知明月谁家怨,肠断楼中弄玉箫。 注释: - 躞蹀:小步快走的样子,这里形容骏马奔驰时的姿态。 - 骅骝:古代良马的名称。 - 气正骄:神情傲慢,气势非凡。 - 垂鞭:手持马鞭的动作。 - 嘶过:跑过去,经过。 - 玉河桥:地名,位于今北京西城区,是古时京城中的一座著名桥梁。 - 不知:不明白。 - 明月:月亮,指代天上的一轮明月。 - 谁家
唐蒙有丝,不可缝。 注释:这里的“唐蒙”可能是指唐代的官员或文人,他的才华和才能就像丝绸一样,虽然珍贵但难以用之。 译文:唐蒙有才华,但却难以发挥。 戴星有谷,不可以舂。 注释:星星代表夜晚,谷子代表收获。这里表示虽然有收获(如星辰、谷物),但并不能用来烹饪或舂米(即制作食物)。 译文:即使有夜晚的星光和丰收的果实,也不能用来做饭或舂米。 天有匏瓜,其谁食之。 注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归田杂咏 其二》。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避地恐不深,吾必在汶上。 - 注释: “避地”表示躲避战乱的地方,“深”可能是指地方之深或人之深。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乱世,但仍然有坚定的信念和决心,认为自己一定能够在汶水之上找到一片安宁的土地。 - 赏析: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乱世中的坚守信念。 第二句:旷野多平畴,游目足自广。 -
都城元宵曲 其二 内园汤火漫相匀,种得红梅放早春。莫向樽前吹玉笛,朝来愁杀赏花人。 注释: 内园:皇宫内的园林。汤火:指温泉,泛指热水。汤和火都是古代用来洗浴的工具。漫相匀:随意分配。种得:种下。红梅:红色的梅花。早春:春天的早些时候。吹玉笛:吹奏玉制的笛子。朝来:早上的时候。愁杀:使...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公鼐的《都城元宵曲》中的第二首,描绘了京城元宵节夜晚的景象
归田杂咏 其三 远游得暂归,机事久方释。 渐与朝市远,转恋林野寂。 田畴日以亲,风雨颇相习。 农人告及春,欣然顾袯襫。 负杖桑阴午,荷锄麦陇夕。 绕屋榆烟暝,隔水梨花白。 远目任纵横,安步随偃息。 一区安蓬蒿,一盂饱橡栗。 溪山本不廉,琴酒堪自适。 注释: 1. 远游得暂归:远离城市和繁忙的事务,终于可以暂时回到乡下。 2. 机事久方释:长期积压的事情终于得以解决。 3. 渐与朝市远
《望蒙山吟有寄》是明代诗人公鼐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及其赏析: 1. “蒙山秀出东海边”:描绘了蒙山在海边的秀丽景色,强调了其地理位置和自然美。 2. “海上白云相与连”:进一步突出了蒙山与大海相连的景象,展现了一幅壮阔的自然景观。 3. “昼倚晴峰望五岳”:描述了诗人在晴朗的日子里,依靠着山峰远眺五岳的壮丽景象。 4. “夜凌绝磴攀青天”
游沂山百丈崖歌 北海先生爱名山,携余同瞰沂山百丈之飞泉。 五岳之外有副岳,东西两岱同巍然。 飞泉上从绝顶出,凌空中界两山间。 谁使岷江能逆折,谁取龙门为倒悬。 阳侯鼓势直奔海,列阙垂光横亘天。 巨灵手挽汉津落,箕斗移向岩石边。 吴门练影千万丈,挈来倒挂齐都前。 不知香炉在何处,恍然身在匡庐巅。 晴空白昼无纤翳,雷声砰磕响重渊。 滴沥如丝浡如雾,垂珠馀沬流溅溅。 我来四月雨初霁,草绿松青生紫烟。
至沂山寻百丈崖不及 盘行历叠嶂,峻极抗危峰。 不忝名东岱,何妨失汉封。 弁云螺黛敛,海气蜃楼重。 更问飞泉处,西岩接万松。 注释: - 至:抵达、到达。 - 沂山:位于山东省临沂市,是一座著名的风景名胜区。这里代指沂山。 - 百丈崖:指的是山崖的高度达到了百丈,非常壮观。 - 盘行:盘旋行走。 - 历叠嶂:经过层层山峦。 - 峻极:形容山势险峻,极言其高。 - 抗:抵御、承受。 - 名东岱
秋夜 河之水,清泠泠。 漾月色,明空庭。 对牛女,此夜情。 愿为乾鹊飞青冥,相思宛转何时平。 注释: - 河之水:指银河的水,即天上的星星,也指银河。 - 清泠泠:形容河水清澈透明,声音清脆悦耳。 - 漾月色:月光洒满大地,映照在河面上,形成一片明亮的水域。 - 明空庭:明亮如白昼,照亮了庭院中的空地。 - 对牛女:指的是牛郎和织女,是古代神话故事中的人物。 - 相思宛转:思念之情难以表达
【注释】: 1. 掖县道中: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初入南郑作》中的“初入长安道”,指进入南郑(今陕西南部)的路上。2. 齐疆行尽海云生,处处看山自问名:意思是说走过了齐国的边界,眼前是无边无际的大海;在途中不断看到山峦起伏,不由得开始思考这些山的名字。3. 麦秀渐渐桑柘绿,马头不见曲侯城:意思是说小麦和桑树已经长得很茂盛了,但曲河县城(曲沃)已经看不到了,只留下一片绿色。4. 赏析
【注释】 南楼:指在长安城西南的高楼。十二楼:唐代长安城中有十二座楼,每座楼高数十丈,形如楼阁,因称。玉京:古代传说中的天帝住地,这里借指南方的“仙山”,即今江西鹰潭市贵溪县一带的上清宫。落层城:从天上降落在地面。檐前三珠树:三株珠树,在南楼上空。三珠树,又名星槎,相传为西海神所献的三颗明珠。珠树在南楼上空,故云。半夜鹤飞枝上鸣:半夜时分,一只鹤飞到树梢上叫唤。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
【注释】 独眺:独自远望。 万柳:指湖面上无数的柳丝垂挂,如万缕细丝。 半城春水:春夜的湖水映照着古城的一半。 乡心:指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海涯:大海的边缘,这里泛指天涯海角。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明湖之畔独自眺望,以明净、明媚的明湖为背景,以明快、爽朗的笔调,抒写自己思乡之情。 首句“窄岸平桥万柳斜”,描写了一幅湖上春景图:一条狭窄的堤岸旁,一座古朴的石桥横跨着
诗句赏析如下: 一冈中断水分流,茅屋乘岩万树幽。 注释:一山之中,溪水流经,茅草覆盖的山岩间,树木郁郁葱葱。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他的隐逸情怀,渴望远离尘世喧嚣,回归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二、宛转桃花堪问讯,莫教容易放渔舟。 注释:桃花盛开,婉转多姿,仿佛在向人们发出问候。然而,美丽的景色却不应轻易被打扰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体会诗歌的意境特点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求学生把握诗歌内容,然后结合重点诗句和重点词语来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答题时注意结合诗句中的意象来判断感情。如“一山一水间”一句中“山”“水”是诗人眼中的自然景观,“幽胜略可数”一句中“幽胜”是诗人眼中的风景,“略可数”是诗人眼中的景色数量,可见此句表达了诗人对田园风光的喜爱。 【答案】 译文: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归田杂咏 其二》。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避地恐不深,吾必在汶上。 - 注释: “避地”表示躲避战乱的地方,“深”可能是指地方之深或人之深。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乱世,但仍然有坚定的信念和决心,认为自己一定能够在汶水之上找到一片安宁的土地。 - 赏析: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乱世中的坚守信念。 第二句:旷野多平畴,游目足自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