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地恐不深,吾必在汶上。
旷野多平畴,游目足自广。
南冈一握中,林麓稍森爽。
石壁拓精舍,石门斸新壤。
阳崖连阴峰,遨游惬心赏。
呼儿荷铫耨,携俪治绩纺。
既欣禾豆登,复见桑麻长。
八口可无饥,亦足代禄养。
岂必规达人,庶几屏尘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归田杂咏 其二》。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避地恐不深,吾必在汶上。

  • 注释: “避地”表示躲避战乱的地方,“深”可能是指地方之深或人之深。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乱世,但仍然有坚定的信念和决心,认为自己一定能够在汶水之上找到一片安宁的土地。
  • 赏析: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乱世中的坚守信念。

第二句:旷野多平畴,游目足自广。

  • 注释: “旷野”指广阔的田野,“平畴”意为平坦的农田。这里描绘了田野开阔、视野辽阔的景象,使人心胸开阔。
  • 赏析: 这一句通过描绘田野的广阔来表达诗人内心的豁达和自由。

第三句:南冈一握中,林麓稍森爽。

  • 注释: “南冈”指南方的山冈,“一握中”形容山冈虽小却非常紧凑。“林麓”即山林,“稍森爽”意味着山林间的空气清新凉爽。
  • 赏析: 这一句通过描绘山冈上的树林和山间的清新空气,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

第四句:石壁拓精舍,石门斸新壤。

  • 注释: “石壁”指岩石构成的墙壁,“拓精舍”意为开辟精舍,即在岩石上修建房屋。“石门”即山洞口,“斸新壤”意为挖掘新的土地。
  • 赏析: 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在山岩上开凿精舍,并开拓新土,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追求。

第五句:阳崖连阴峰,遨游惬心赏。

  • 注释: “阳崖”指的是阳光照耀的山崖,“阴峰”则是指被云雾笼罩的山峰。“遨游”意为游览,“惬心赏”表示心情愉悦地欣赏美景。
  • 赏析: 这一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在游览过程中感受到的快乐和满足。

第六句:呼儿荷铫耨,携俪治绩纺。

  • 注释: “荷铫耨”意为扛起农具进行耕作,“绩纺”即纺线织布。
  • 赏析: 这两句描述了诗人和家人一起劳动的情景,展现了勤劳朴实的生活态度。

第七句:既欣禾豆登,复见桑麻长。

  • 注释: “禾豆登”指庄稼丰收,“桑麻长”则是指桑树和麻的生长。
  • 赏析: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农作物丰收的喜悦以及对农业劳作的热爱。

第八句:八口可无饥,亦足代禄养。

  • 注释: “八口”指一家人,“无饥”意为不再挨饿,“禄养”即俸禄供养。
  • 赏析: 这一句通过对比丰收后的家庭情况,表达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第九句:岂必规达人,庶几屏尘想。

  • 注释: “规达人”意为追求高远的理想,“屏尘想”则是指摒弃世俗的幻想。
  • 赏析: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满足和对于远离尘世烦恼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诗人在乱世中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以及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