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闻狱官受累犹未诛,株连同类死复苏。
江右返正皆赦罪,上书乞恩两人俱。
中丞者谁司寇是,得书忆旧悲且喜。
特疏为叙狱官冤,两人并奉超迁旨。
诸君义重报亦殊,独有玉卿消息无。
君不见小吏骑马得官职,别驾循资升大夫?
《俞生行(戊子)》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考的古诗,通过对俞生遭遇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不公和人性弱点的深刻批判。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 更闻狱官受累犹未诛:在听闻狱中官员虽然遭受牵连,却依然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时,作者感到愤怒和不平。狱官作为司法体系中的关键角色,其公正与否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公平正义。诗人通过这一场景,表达了对法律不公的强烈不满。
- 株连同类死复苏:这里的“株连”意味着因他人的罪行而连带受到处罚,这反映了古代司法体系中的冤假错案问题。当无辜者因此陷入困境时,社会的道德底线被挑战。诗人通过这句话,呼吁人们关注司法公正,避免无辜者的苦难。
- 江右返正皆赦罪:在江南地区,由于政治腐败和地方割据,许多百姓遭受不公对待。但幸运的是,在朝廷的领导下,这些地区的民众得到了赦免,重新获得了自由。这一事件象征着正义最终战胜邪恶,为诗人和百姓带来了希望。
- 上书乞恩两人俱:两位官员通过上书朝廷,请求恩惠,使得他们得以解脱困境。这说明在面对困境时,正直和勇气同样重要。诗人通过这句话,鼓励人们在面对不公时,要勇于站出来,为自己和他人争取权利。
- 中丞者谁司寇是:询问这位名为“中丞”和“司寇”的人是谁,暗示着对这两位人物身份的好奇。诗人通过这个问题,表达了对真相的探寻和对真相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揭示事实真相的决心。
- 得书忆旧悲且喜:当得知这些人的真实身份后,诗人回忆起过去的事情,既感到悲伤又感到高兴。这种复杂的情绪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过往经历的感慨。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过去经历的回忆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和展望。
- 特疏为叙狱官冤:为了为狱中的官员们申诉冤屈,特地上疏皇帝,表达他们的冤情。这表明了诗人对于正义的追求和对于弱者的保护。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于维护社会公正和伸张正义的决心和行动。
- 两人并奉超迁旨:这两位官员因为诗人的努力而得到了皇帝的赏识,被提升官职。这个结果不仅为诗人本人带来荣誉,也为其他受委屈的官员带来了希望。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正义最终得到实现的欣慰和喜悦。
这首诗不仅揭示了官场腐败和社会不公的现实,也展现了诗人对正义和真理的执着追求。通过描绘狱中官员的冤屈和诗人的救助,这首诗传达了对正义、公平和道德的深刻反思和崇高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