髯昔东奔婺,本恃同官情。
婺州方举义,朱公建戎旌。
要髯共整旅,遂抗同官衡。
同官为隐忍,义军为不平。
护之还江上,因入方帅营。
马相久在幕,后至权稍轻。
计邀方帅欢,二竖还相争。
郁郁怀异志,遣谍潜归诚。
是时越守固,降表达燕京。
阴以国情输,还令虏增兵。
六月虏渡江,长跪江头迎。
贝勒久始信,涿州书乃呈。
叩头感且泣,誓死报圣清。
招降方与马,踊跃随长征。
自请五十骑,先克金华城。
跃马到城下,长啸颩胡缨。
昔闻朱公计,城西角易倾。
此来直攻瑕,炮火踏天轰。
须臾城西陷,戮及怀中婴!
耿君亦被系,望髯气正英。
贝勒酬髯官,悬称内院荣。
次第度闽峤,所过无草茎。
群酋罕肉食,髯至必大烹。
相顾笑且骇,每夜盘飧盈。
作歌劝酋酒,群酋饮必酲。
争言梨园伎,南来耳髯名。
这首诗是关于明朝抗清名将张煌言的事迹。张煌言在明朝末年,以抗清为己任,与郑成功、黄道周等共同抗击清朝军队。他的英勇事迹传颂至今,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下面我将对这首诗逐句进行释义:
髯绝篇。听司空耿伯良叙述,诗以纪之(戊子): 这首诗是由司空耿伯良讲述张煌言的事迹后,诗人用诗歌的形式记录下来的。戊子是古代的一种纪年方法,这里可能是说在戊子年(1658年)发生了这样的故事。
髯昔东奔婺,本恃同官情: 张煌言在明朝末年东奔到浙江婺城,他原本就和官府有深厚的感情。这句话描述了张煌言在明朝灭亡后,选择投奔婺城,可能是因为他与官府有着深厚的感情。
婺州方举义,朱公建戎旌: 婺州正在举行起义,朱公(可能指的是朱国治,即朱一贵)建立了旗帜。这句话描述了在婺州举行起义时,朱公建立了旗帜作为领导的标志。
要髯共整旅,遂抗同官衡: 要张煌言与他一同整顿军队,然后与同僚朱公抗争。这句话描绘了张煌言与同僚共同整顿军队,并反抗朱公的情景。
同官为隐忍,义军为不平: 同僚们因为隐忍而保持沉默,义军中的人则因不满而奋起反抗。这句话揭示了同僚们对朱公的行为不满,而义军则是反抗朱公的一方。
护之还江上,因入方帅营: 保护了他回到江面上,因此进入了方帅的营地。这句话描述了张煌言在得到保护后,重新回到了战场上。
马相久在幕,后至权稍轻: 马相一直在幕府中任职,后来才有机会担任更高职位。这句话反映了马相的晋升过程,以及他在幕府中的长期工作。
计邀方帅欢,二竖还相争: 设法邀请方帅的高兴,但两个小人物却开始争夺权力。这句话描述了张煌言为了争取更大的权力,而与其他竞争者发生冲突。
郁郁怀异志,遣谍潜归诚: 郁郁寡欢地怀着不同寻常的想法,派间谍秘密返回朝廷。这句话描绘了张煌言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他既想为国家效力,又想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是时越守固,降表达燕京:在这个时候,越国的守军已经稳固,他们向北京表示投降。这句话描述了越国向清朝求和的过程,同时也暗示了张煌言的困境。
阴以国情输,还令虏增兵:暗中输送国家的情况给敌人,让他们增加兵力。这句话表达了张煌言在对抗清朝的过程中,被迫采取一些策略来获取信息和支持。
六月虏渡江,长跪江头迎:六月份清朝军队渡河,张煌言跪在江边迎接他们。这句话描绘了张煌言在清朝军队到来时的无奈和忠诚。
贝勒久始信,涿州书乃呈:贝勒(可能指多尔衮)很久才开始相信,涿州的书信才被送来。这句话描述了张煌言的书信得到了多尔衮的重视和回应。
叩头感且泣,誓死报圣清:叩头表示感谢并哭泣,发誓死也要报答大清皇帝。这句话表达了张煌言对清朝皇帝的忠诚和决心。
招降方与马,踊跃随长征:招降了对方和马,他们一起奋勇跟随大部队前行。这句话描绘了张煌言在战争中的英勇表现。
自请五十骑,先克金华城:主动要求带领五十骑兵,率先攻克金华城。这句话描绘了张煌言在战斗中的领导能力和勇气。
跃马到城下,长啸颩胡缨:跃马冲到城下,大声呼喊着挥动着胡缨。这句话描绘了张煌言在战斗中的勇敢和果断。
昔闻朱公计,城西角易倾:以前听说过朱公的计划,城西边的城墙会很容易倒塌。这句话揭示了张煌言对战术的了解和预见。
此来直攻瑕,炮火踏天轰:这次直接攻击这个弱点,炮火轰鸣如同天地一般。这句话描绘了张煌言在战斗中的英勇无畏。
须臾城西陷,戮及怀中婴!片刻之后城西边就被攻破了,城中的人也被杀死了。这句话描绘了战斗的残酷性和张煌言的勇气。
耿君亦被系,望髯气正英:耿君也被抓住,看着张煌言气宇轩昂、正气凛然的样子。这句话展现了张煌言在面对困境时的坚定和勇敢。
贝勒酬髯官,悬称内院荣:贝勒(多尔衮)奖赏张煌言,将他提升到内院的高位。这句话描绘了张煌言在战争中的成就和地位的提升。
次第度闽峤,所过无草茎:一步步走过闽峤地区,路上没有荆棘丛生。这句话描绘了张煌言在战争中的顺利和无阻碍的行程。
群酋罕肉食,髯至必大烹:部落首领很少有吃肉的习惯,一旦有汉人来到,一定会被宰杀煮食。这句话描绘了张煌言在少数民族地区的遭遇和他们对待汉人的态度。
相顾笑且骇,每夜盘飧盈:大家都笑着议论起来,晚上吃饭的时候盘子里都装满了食物。这句话描绘了人们对张煌言到来的反应和他们的生活状态。
作歌劝酋酒,群酋饮必酲:做歌劝酒给这些酋长,他们喝下后一定会醉醺醺的。这句话描绘了人们对张煌言的到来感到惊讶和欢迎的态度。
争言梨园伎,南来耳髯名:争相谈论梨园里的艺人,都说是南来的张煌言。这句话描绘了人们对张煌言的敬仰和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