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牛驿破存两楹,鸟雀满地无人声。
客子入门风淅淅,停车下马不得行。
隔墙叫怒如哮虎,银铛锁吏出废堵。
鞭笞乱下冤不闻,良久叩头诉其苦。
自从江、楚纷用兵,分符秉钺输蹄横。
已愁宾客多需索,更苦刁阉难逢迎。
朝啼卖女夕卖妇,饥肤戕毁复何有!
供顿王官职所当,白板公卿费奔走。
昨日负薪者竖儒,挽牛入关窃上书。
此辈宁有安刘计,今来驰驿事恣睢。
官家但识遣使臣,那知驿吏多苦辛!
朝廷克敌须庙算,岂在多用虚言人!
诗句翻译:
- 石牛驿破旧只剩下两间屋子,地上鸟雀乱飞却没有人声。
- 客人进入屋子时,一阵风吹来,发出细碎的声响。
- 停车下马后,无法继续前进。
- 隔墙传来的怒吼声如同哮虎,一位银锁的官员从倒塌的墙壁中走出。
- 鞭笞乱打,但没有人抱怨,长时间后,他跪下磕头向官吏诉说自己的苦衷。
- 自从长江、湖北地区纷乱地用兵以来,分派官职的人横冲直撞。
- 已经担心宾客们会不断索取财物,更苦恼的是宦官难以迎合他们的需求。
- 早晨啼哭卖女儿,晚上卖妇子,饥肠辘辘的人又有什么损失呢!
- 王官们供应着他们的食宿,公卿们奔走忙碌。
- 昨天那位负薪的人是位儒者,拉着牛进入关中,偷偷上书。
- 这些人怎么可能有安刘的计策,现在却骑着骏马奔驰到驿站,任意妄为。
- 官府只知道派遣使者,却不知道驿站的官吏们多辛苦。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的作品。诗中描绘了石牛驿的情景和遭遇,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冲突。首句“石牛驿破存两楹”描述了石牛驿的破败景象,只有两间屋子还在。接着,“鸟雀满地无人声”进一步展现了驿站的荒凉。第三句“客子入门风淅淅”,客人进入驿站,风声细细,给人一种凄凉之感。第四句“停车下马不得行”进一步描绘了客人的无奈和困惑。
第五六两句通过“隔墙叫怒如哮虎”和“银铛锁吏出废堵”展示了驿站官吏的威猛和威严。第七八两句则通过“鞭笞乱下冤不闻,良久叩头诉其苦”表达了驿站官吏对客人施以惩罚,但客人却默默承受的痛苦。
第九十两句通过“朝啼卖女夕卖妇”和“供顿王官职所当,白板公卿费奔走”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贫富差距的存在。而最后四句更是点明了朝廷需要冷静分析敌情,而不是被虚言蛊惑。整首诗通过对石牛驿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改革和进步的强烈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