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香车尽内妆,侯家小女嫁亲王。
雕鞍宝盖明珠络,幔挂珊瑚五尺长。
侯家行乐词 其三
十里香车尽内妆,侯家小女嫁亲王。
此句描绘了一幅繁华的场面:十里之外的香气已经弥漫开来,可见车辆之多,装饰之华贵;再远望去,那侯家的少女即将出嫁于亲王。这两句通过视觉与嗅觉的双重描写,勾勒出一个富丽堂皇的婚礼现场。
雕鞍宝盖明珠络,幔挂珊瑚五尺长。
诗人转而描绘新娘子身上的装饰品:精美的雕鞍、华丽的宝盖以及缀满珍珠的络,每一细节都透露出尊贵的气息。而那些悬挂在幔上的珊瑚,长达五尺,更是显得富贵非凡。这些细节的描述,不仅增强了场景的豪华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贵族婚礼的极致追求。
赏析:
钱澄之的《侯家行乐词·十里香车尽内妆》是一首描绘明代侯家婚礼盛况的诗歌。诗中通过“十里香车”与“侯家小女”这两个核心元素,构建了一个既具生活气息又不失皇家气派的婚礼现场。从十里之遥的香气飘散,到内室中的华丽装扮,再到外头旌旗飘扬的盛大仪式,每一个环节都无不显示出封建社会的繁复与排场。
诗中的“雕鞍宝盖明珠络”一句,不仅形容了新娘子的嫁衣,还暗含了其地位的象征意义。这种用珠宝来装点新娘的做法,在古代不仅是为了显示财富,更是一种权力和身份的标志。而“幔挂珊瑚五尺长”,则进一步强调了整个婚礼的奢华与壮丽。珊瑚象征着贵重与美丽,五尺长的挂饰无疑增加了婚礼的壮观程度。
钱氏的这首诗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幅生动的明代婚礼画卷,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与审美情趣。通过这样的文学作品,我们能够窥见一个时代的风俗人情,以及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期望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