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弩缘堤间炮台,天骄十骑渡河来。
同时水陷埋沙渍,不肯乘危放尔回。
【注释】1.伏弩缘堤间炮台,天骄十骑渡河来:指敌兵利用伏弩和炮台等设防之利,渡过黄河。伏弩是指隐蔽埋伏的弩箭;缘,顺。堤,水边的土埂。2.同时水陷埋沙渍,不肯乘危放尔回:敌人渡河时,被水冲陷、沙石掩埋,他们不会因为危险而放弃这次进犯。
【赏析】这首诗是写宋将宗泽率领大军在黄河上迎战金国侵略军的情景,赞扬了宗泽的爱国精神、英雄气概。全诗语言质朴,气势磅礴,表现了作者豪迈激昂的感情。
伏弩缘堤间炮台,天骄十骑渡河来。
同时水陷埋沙渍,不肯乘危放尔回。
【注释】1.伏弩缘堤间炮台,天骄十骑渡河来:指敌兵利用伏弩和炮台等设防之利,渡过黄河。伏弩是指隐蔽埋伏的弩箭;缘,顺。堤,水边的土埂。2.同时水陷埋沙渍,不肯乘危放尔回:敌人渡河时,被水冲陷、沙石掩埋,他们不会因为危险而放弃这次进犯。
【赏析】这首诗是写宋将宗泽率领大军在黄河上迎战金国侵略军的情景,赞扬了宗泽的爱国精神、英雄气概。全诗语言质朴,气势磅礴,表现了作者豪迈激昂的感情。
【注释】 何处花先放,向南三两村:梅花在哪里先开放?只有南面几户人家的村子里才有梅花。 未春天似梦,彻夜月无言:还没有到春天的时候,就感到像在梦中一般,彻夜的明月也仿佛没有言语。 且喜昏鸦散,毋嫌翠羽喧:虽然喜欢黄昏的乌鸦都飞散了,但不要嫌弃那些翠鸟的鸣叫声。 众芳久寂寞,赖汝照乾坤:百花早已凋零,只有你(梅花)照亮乾坤大地。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梅花的诗。诗人以“梅花”自比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首先要读懂全诗,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情感;然后理解诗句的意思,把握诗歌的意象;最后根据意象分析作者的情感。 (1) “驴背独成眠”的意思是独自在驴背上睡着了。“驴”指驴背,“成眠”指睡着。这一句是写诗人旅途中的情景。“驴背”即在驴背上。古代文人出行时多以驴代步,所以此处用“驴背”来表示旅途中的艰辛。“独成眠”,说明诗人在长途跋涉中十分疲倦
【注释】 叶声:落叶的声音。 坠响空阶静,辞柯一叶干:落叶在静寂的台阶上落下,已经干枯的叶子。 无风吹地走,不雨打帘寒:没有风,落叶也不会被吹落;也没有雨,落叶不会打湿窗纱而发出声响。 已觉扫堪惜,还怜踏欲残:落叶虽然已经扫进垃圾箱,但还是有一丝可怜。 掩门深坐听,山路正漫漫:我坐在门前静静地听着落叶的声音,山路上的道路又长又远。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作者以落叶为媒介
江村杂述 老屋江皋近,兵船上下愁。 只求连夜过,怕被斗风留。 烽火沿村放,鸡豚比户搜。 芦中多难妇,莫劝土人收。 注释: 1. 江村杂述:在江边的村庄里记录所见所闻的杂事。 2. 老屋江皋近:老屋位于江边,靠近江岸。 3. 兵船:指战船上的士兵。 4. 上下愁:士兵们因战争而感到愁苦。 5. 只求连夜过:士兵们只希望尽快地通过夜晚,以避免白天的战斗。 6. 怕被斗风留:害怕因为大风而被留在江上
秋风依废寺,拥被听江声。 僧饭临朝绝,梵钟过午鸣。 片烟村树出,一雨板桥平。 赖得漆园叟,摇舟送我行。 译文: 秋风轻拂着废弃的寺庙,我裹紧被子聆听江水声声。 清晨的僧人已经离去,只有梵钟在午后响起。 远处村落炊烟袅袅升起,雨水过后板桥恢复了宁静。 多亏了那位隐居深山的漆园老叟,他划船送我前行。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描绘了自己在秋日夜晚,听着寺庙中传来的江水声
梅花 其二 离离压残雪,脉脉照溪滨。 一任夜无月,何妨天不春。 芳华凭俗赏,风味与谁亲。 祇觉闭门后,徘徊似有人。 注释: - 离离:稀疏的样子,形容梅花在雪中显得稀疏而美丽。 - 脉脉:形容月光透过梅花的枝干,像脉搏一样流泻出来。 - 一任:任由,任凭。 - 夜无月:夜晚没有月亮。 - 何妨:没关系,可以这样。 - 芳华:这里指梅花的花朵。 - 俗赏:一般人的欣赏。 - 风味
【注释】自来:从来。生:生计,生活。少:艰难。何营:经营。寒女:贫苦人家的女子。老兄:年长的兄弟。盐米:指生活必需品。天:自然。利名:指功名利禄等诱惑的东西。殊非易:不容易。 【赏析】这是一首反映农民生活的诗。首联“自来生计少,难后更何营?”意思是:自从有了战争以来,老百姓的生计越来越困难,以后怎么经营呢?颔联“襆被让寒女,稻粱分老兄”的意思是:我拿出被子给贫穷人家的妻子和儿子
【注释】: 水村即事示诸从子:写近水村落的景色,并告诉从子们。 近水山都小,穿湖路尽通:靠近水的山都显得小了,穿过湖的路是通到远方的,形容景色优美。 帆低归浦雨,伞敌到家风:船帆低垂着,像要回到家乡一样在雨中行进,好像风雨就要吹到家门一样。 门绣苍苔涩,堤号老树空:家门上长满了青苔,堤岸上的树木已经变得空空的。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全家生活计,都在淼茫中:整个家庭的生活计划
钱澄之在衢州遇到韦剑威时,韦剑威的衣着打扮和举止行为与钱澄之印象中的有所不同。钱澄之的遭遇反映了明末清初社会动荡和个人命运的多舛,同时也体现了文人对于时代变迁和个人境遇的关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落魄三衢市:描绘了诗人身处衢州,感受到的孤独和失意状态。 2. 风尘绝泪痕:形容他内心的悲痛和失落,无法用泪水来表达。 3. 对人声尽变:表达了诗人发现周围世界的变化
【注释】 何处堪乘月:哪里可以乘月而游。 沈家楼最明:沈氏江楼最为明亮。 晚来江更大:傍晚时分,江水涨得更宽了。 秋到水初清:秋季到来,江水变得清澈了。 远火移时隐:远处的灯火移动时变得模糊了。 孤舟犯夜行:孤舟在夜间行驶。 市门催客去,早是起更声:市集的门关上催促着客人回去,已经是深夜了。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夜晚乘船游览江边的诗。首联描写的是江楼的景色,“何处堪乘月”
从军口号 其四 (丙戌) 西山入夜起歌声,掠得佳人酒压惊。醉卧帐前浑似死,曾无一将说偷营! 注释译文: 钱澄之在《从军口号·其四》中描绘了一幅军营生活的生动画面。“西山入夜起歌声,掠得佳人酒压惊。”描绘了西山入夜后,军营里响起的歌声,歌声中带着欢愉和紧张的气氛,仿佛是在掠夺佳人手中的酒,让佳人们感到惊恐不安。而“醉卧帐前浑似死,曾无一将说偷营!”则表现了士兵们在饮酒作乐之后
注释:胡人在马旁饮马,江上炮火轰隆如雷,但他们却仿佛没有听见。骑马想返回去坐下,在山上把海东青放出。 赏析:此诗写一位战士的思归之情。全诗意蕴深远,耐人寻味。起首四句,写战士的从军情景。“胡雏”指胡人的少年兵卒。他们骑在马上,正在江边饮马,忽然炮火轰鸣,震耳欲聋,犹如天崩地裂般,令人心悸。然而,胡兵们好像没有听见一样,依旧在那里喝酒,毫无反应。诗人以“胡雏”喻指敌人,而“饮马”则暗指自己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此题,要结合全诗内容和思想感情来理解。“连朝鼓角震山阿”句意为:连续几天,战鼓声和号角声在山谷之间回荡;“一夜沙场鬼火多”句意为:一个夜晚,战场之上到处是鬼火闪烁。这两句的意思是:连续几天的鼓角声,让整个山岭都震动了,夜里战场上到处是鬼火。 【答案】 译文:连续几天战鼓号角响彻云霄,夜半时分沙场火光四起。月明之下汉家营帐静悄悄,隔河传来异族的歌声
日落沙飞战鼓嚣,过河犹听马蹄骄。 前山探卒宵来报,三两胡雏学射雕。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翻译、赏析以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 1. 日落沙飞战鼓嚣:太阳落山的时候,战场上的尘埃飞扬中,战鼓声震天响。 2. 过河犹听马蹄骄:渡过河流后,仍然能听到战马的蹄声显得格外骄傲。 3. 前山探卒宵来报:前山的侦察兵在深夜里带来了敌军的消息。 4. 三两胡雏学射雕:三个或两个胡族的年轻战士正在学习射箭
已闻骠骑援兵至,髵䰄遥见探马还。 夜半火行营尽动,一时移帐过西山。 赏析: 首句“已闻骠骑援兵至”,描绘了边关将士们对于援军到来的期待与兴奋之情。骠骑一词,通常指的是古代对骑兵部队的称呼,这里暗示了援军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能够给敌军带来巨大的压力。诗句通过“髵䰄”这个意象,传达出战士们对援军的期盼以及内心的焦虑,这种情绪的交织使读者感受到战场紧张的氛围。 次句“夜半火行营尽动”
【注释】 方:古同“芳” 孤:一作“独”。 有怀:有所怀念。 孤鸳鸯诗:指与对方分离,如一对离群的鸳鸯。 【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词。全词写尽了一位男子在妻子去世后的悲痛和悔恨。 上片写两人相好如鸳鸯,而因故被迫分离。起句“此生交颈梦难成”,写夫妻之间恩爱如鱼得水,情投意合,然而却无法长相厮守。“此生交颈梦难成”一句中,“此生”是说这一生的缘分,“梦”则暗喻夫妻之间的美好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