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丧元戎举国悲,军中留后早相推。
即愁阃帅权旁落,岂虑天王政下移!
诸将比肩轻节钺,同官属目拥旌麾。
纷纷割据知难问,从此关门不用师!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其内容如下:

端州杂诗 其十二 (己丑)
乍丧元戎举国悲,军中留后早相推。
即愁阃帅权旁落,岂虑天王政下移!
诸将比肩轻节钺,同官属目拥旌麾。
纷纷割据知难问,从此关门不用师!

译文:
刚刚失去军队中的领导者,整个国家都为之感到悲痛,军中的留后职位很快就有人推荐。
担心边境将领的权力旁落,难道担心天子的政策会转移?
众将并肩作战,轻易地就拥有了指挥权,同僚们也争相观望着手中的旗帜和指挥棒。
现在各地方割据自立,知道很难统一,从此我们不用再去攻打敌人了!

注释:

  • 端州杂诗:唐代诗人张九龄创作的诗歌集。
  • 己丑:这是一首诗的题目,己为天干第六位,丑为地支第二位。
  • 元戎:指军队的统帅或指挥官。
  • 军中留后:在军中担任留守职务的人。
  • 权旁落:权力被旁落。
  • 天王:指天子,皇帝。
  • 诸将:泛指军队中的士兵或将领。
  • 比肩:并列在一起。
  • 轻节钺:轻易地就拥有了指挥权。
  • 同官:同一官职的同事。
  • 属目:注视,观看。
  • 割据:分割占领。
  • 知难问:知道很难统一。
  • 从此:从那时起。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政治局势的深刻观察和理解。首句“乍丧元戎举国悲”,表达了作者对于军队领导层的突然丧失所引发的全国上下的悲痛之情。次句“军中留后早相推”,则揭示了在这种背景下,人们自然而然地推选出新的领导者的现象。接着三、四两句“即愁阃帅权旁落,岂虑天王政下移”,进一步揭示了作者对当前政治局势的担忧——担心边境将领的权力旁落,害怕天子的政策也会随之而下移。这两句诗反映了作者对于当时政治局势的敏锐洞察和深刻思考。

接下来的五、六句“诸将比肩轻节钺,同官属目拥旌麾”,描绘了一幅军内权力争斗的图景。这里的“诸将”指的是众多将领,他们为了争夺有限的指挥权而彼此竞争,形成了一种紧张的局面。同时,“同官属目拥旌麾”则形象地描绘了这些官员们围观并注视着手中的旗帜和指挥棒,反映出他们对当前形势的不满和焦虑。

最后两句“纷纷割据知难问,从此关门不用师”则是对全诗主题的总结与升华。在这里,“割据”意味着各个地方开始独立自主地处理事务,“知难问”则表示这些割据者意识到统一起来的难度很大,而“从此关门不用师”则意味着从那时起,不再需要用武力来征伐其他国家了。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期望和愿景,希望国家能够实现和平与统一。

整首诗通过描述当时的社会政治局势,展现了作者深刻的思考和对国家未来的关切,体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社会责任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