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须鬓已非初,忧国图君志未舒。
名动宫庭宜早避,官兼清要岂长居!
也知宦热心原冷,莫使交亲迹渐疏!
同是布衣君最遇,从容膴仕意何如?
《端州杂诗 其十四》赏析
诗意
《端州杂诗 其十四》是明末清初诗人钱澄之所创作的一首诗。诗中表达了对故人忧国图君之情的关切,同时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深刻思考。
译文
故人须鬓已非初,忧国图君志未舒。
名动宫庭宜早避,官兼清要岂长居!
也知宦热心原冷,莫使交亲迹渐疏!
同是布衣君最遇,从容膴仕意何如?
注释
- 故人:旧友,老朋友。
- 须鬓:指年龄和头发,表示人的年纪已经不小了。
- 忧国图君: 忧心国家大事,有志于报效国家。
- 名动宫庭: 名声传遍皇宫,受到皇帝的注意。
- 官兼清要: 官职高贵而且清闲。
- 宦热心: 做官的心肠热切。
- 禄仕: 指在朝廷或官府任职,享受俸禄。
- 同是布衣: 同样都是平民出身。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于朋友的关心和对于官场生活的深刻反思。首句“故人须鬓已非初”直接点出时间流逝与友情的变化,表现出对老朋友岁月变迁的感慨。紧接着,通过“忧国图君志未舒”表达了他对国家大事的忧虑及个人报国的志向。
第二句“名动宫庭宜早避”则揭示了诗人对于高位的担忧,暗示了功名显赫可能带来的诱惑和风险。第三句“官兼清要岂长居”进一步强调了他对于清闲职位的喜爱,不愿长久居于繁忙的官场之中。
诗的后半部分,“也知宦热心原冷”,透露出诗人对官场冷漠无情的认识,以及他不愿意沉溺其中。而“莫使交亲迹渐疏”则是提醒人们,即使身在高位,也不能忘记与亲朋好友的联系。最后两句“同是布衣君最遇,从容膴仕意何如”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平民出身者的羡慕和自身在仕途上的困惑,以及对这种境遇的反思。
这首诗通过对故人、官场、友情和个人抱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命运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