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王朔未出关门,喜见滇南使叩阍。
请附心知天命在,乞封名仰圣朝尊!
汉家故事须廷议,明主权宜有特恩。
史记功臣多赐姓,何难破例与称藩!

春王朔未出关门

喜见滇南使叩阍

请附心知天命在,乞封名仰圣朝尊!

汉家故事须廷议,明主权宜有特恩。

史记功臣多赐姓,何难破例与称藩!

注释

  • 春王朔:诗人自称或代表的一方,可能是明朝初期或其早期官员。
  • 未出关门:暗示尚未完全控制边疆或战事未结束。
  • 喜见滇南使:见到来自云南边境(滇南)的使者,可能带来重要消息或请求。
  • 叩阍:古时官员通过宫门上书皇帝,这里指使者直接向朝廷表达诉求或紧急情况。
  • 请附心知天命在:表达希望了解或接受命运安排的意愿,可能对未来充满期待或忧虑。
  • 乞封名仰圣朝尊:祈求获得封号和崇高地位,表明对皇权的尊重或希望得到朝廷的支持。
  • 汉家故事:引用汉朝的传统或故事,可能涉及政治、法律等方面。
  • 须廷议:“须”是“需要”的意思,表示需要朝廷的正式讨论或审议。
  • 明主权:强调国家主权的重要性,可能涉及国家安全、领土完整等议题。
  • 史记功臣:引用《史记》中记载的有功之臣,可能涉及对他们功绩的表彰或纪念。
  • 多赐姓:表示许多功臣被赐予新的姓氏,可能象征他们的荣誉或身份改变。
  • 何难破例与称藩:提出一个建议或方案,即在特殊情况下给予特殊待遇或允许某种程度的特殊自治。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边疆使者的描绘和对其诉求的回应,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关注和对朝廷的忠诚。诗中的“春王朔未出关门”象征着战争未完全结束,而“喜见滇南使叩阍”则透露出一种紧张而又期待的复杂情绪。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天命的认识和对朝廷的尊敬,同时也提出了对国家主权和功臣荣誉的看法。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诗人深刻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大事的关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