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新经虎豹过,更冲炎暑去如何!
烽销喜见栖玄鹤,泉闭嫌曾饮橐驼。
侧耳寒涛疑泛海,沾衣空翠笑扪萝。
几经劫火阴常在,为荷先朝雨露多。
《全阳松和留守相公韵其四》(戊子)
此地新经虎豹过,更冲炎暑去如何!
烽销喜见栖玄鹤,泉闭嫌曾饮橐驼。
侧耳寒涛疑泛海,沾衣空翠笑扪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曾经经过虎豹出没的地方,如今又经历了炎热的夏天。作者通过观察烽火销灭的情景和看到栖息在玄鹤、饮水于骆驼的场景,表达了对自然和历史变迁的感慨。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对历史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此地新经虎豹过,更冲炎暑去如何!
烽销喜见栖玄鹤,泉闭嫌曾饮橐驼。
侧耳寒涛疑泛海,沾衣空翠笑扪萝。
几经劫火阴常在,为荷先朝雨露多。
《全阳松和留守相公韵其四》(戊子)
此地新经虎豹过,更冲炎暑去如何!
烽销喜见栖玄鹤,泉闭嫌曾饮橐驼。
侧耳寒涛疑泛海,沾衣空翠笑扪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曾经经过虎豹出没的地方,如今又经历了炎热的夏天。作者通过观察烽火销灭的情景和看到栖息在玄鹤、饮水于骆驼的场景,表达了对自然和历史变迁的感慨。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对历史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注释】 何处花先放,向南三两村:梅花在哪里先开放?只有南面几户人家的村子里才有梅花。 未春天似梦,彻夜月无言:还没有到春天的时候,就感到像在梦中一般,彻夜的明月也仿佛没有言语。 且喜昏鸦散,毋嫌翠羽喧:虽然喜欢黄昏的乌鸦都飞散了,但不要嫌弃那些翠鸟的鸣叫声。 众芳久寂寞,赖汝照乾坤:百花早已凋零,只有你(梅花)照亮乾坤大地。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梅花的诗。诗人以“梅花”自比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首先要读懂全诗,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情感;然后理解诗句的意思,把握诗歌的意象;最后根据意象分析作者的情感。 (1) “驴背独成眠”的意思是独自在驴背上睡着了。“驴”指驴背,“成眠”指睡着。这一句是写诗人旅途中的情景。“驴背”即在驴背上。古代文人出行时多以驴代步,所以此处用“驴背”来表示旅途中的艰辛。“独成眠”,说明诗人在长途跋涉中十分疲倦
【注释】 叶声:落叶的声音。 坠响空阶静,辞柯一叶干:落叶在静寂的台阶上落下,已经干枯的叶子。 无风吹地走,不雨打帘寒:没有风,落叶也不会被吹落;也没有雨,落叶不会打湿窗纱而发出声响。 已觉扫堪惜,还怜踏欲残:落叶虽然已经扫进垃圾箱,但还是有一丝可怜。 掩门深坐听,山路正漫漫:我坐在门前静静地听着落叶的声音,山路上的道路又长又远。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作者以落叶为媒介
江村杂述 老屋江皋近,兵船上下愁。 只求连夜过,怕被斗风留。 烽火沿村放,鸡豚比户搜。 芦中多难妇,莫劝土人收。 注释: 1. 江村杂述:在江边的村庄里记录所见所闻的杂事。 2. 老屋江皋近:老屋位于江边,靠近江岸。 3. 兵船:指战船上的士兵。 4. 上下愁:士兵们因战争而感到愁苦。 5. 只求连夜过:士兵们只希望尽快地通过夜晚,以避免白天的战斗。 6. 怕被斗风留:害怕因为大风而被留在江上
秋风依废寺,拥被听江声。 僧饭临朝绝,梵钟过午鸣。 片烟村树出,一雨板桥平。 赖得漆园叟,摇舟送我行。 译文: 秋风轻拂着废弃的寺庙,我裹紧被子聆听江水声声。 清晨的僧人已经离去,只有梵钟在午后响起。 远处村落炊烟袅袅升起,雨水过后板桥恢复了宁静。 多亏了那位隐居深山的漆园老叟,他划船送我前行。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描绘了自己在秋日夜晚,听着寺庙中传来的江水声
梅花 其二 离离压残雪,脉脉照溪滨。 一任夜无月,何妨天不春。 芳华凭俗赏,风味与谁亲。 祇觉闭门后,徘徊似有人。 注释: - 离离:稀疏的样子,形容梅花在雪中显得稀疏而美丽。 - 脉脉:形容月光透过梅花的枝干,像脉搏一样流泻出来。 - 一任:任由,任凭。 - 夜无月:夜晚没有月亮。 - 何妨:没关系,可以这样。 - 芳华:这里指梅花的花朵。 - 俗赏:一般人的欣赏。 - 风味
【注释】自来:从来。生:生计,生活。少:艰难。何营:经营。寒女:贫苦人家的女子。老兄:年长的兄弟。盐米:指生活必需品。天:自然。利名:指功名利禄等诱惑的东西。殊非易:不容易。 【赏析】这是一首反映农民生活的诗。首联“自来生计少,难后更何营?”意思是:自从有了战争以来,老百姓的生计越来越困难,以后怎么经营呢?颔联“襆被让寒女,稻粱分老兄”的意思是:我拿出被子给贫穷人家的妻子和儿子
【注释】: 水村即事示诸从子:写近水村落的景色,并告诉从子们。 近水山都小,穿湖路尽通:靠近水的山都显得小了,穿过湖的路是通到远方的,形容景色优美。 帆低归浦雨,伞敌到家风:船帆低垂着,像要回到家乡一样在雨中行进,好像风雨就要吹到家门一样。 门绣苍苔涩,堤号老树空:家门上长满了青苔,堤岸上的树木已经变得空空的。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全家生活计,都在淼茫中:整个家庭的生活计划
钱澄之在衢州遇到韦剑威时,韦剑威的衣着打扮和举止行为与钱澄之印象中的有所不同。钱澄之的遭遇反映了明末清初社会动荡和个人命运的多舛,同时也体现了文人对于时代变迁和个人境遇的关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落魄三衢市:描绘了诗人身处衢州,感受到的孤独和失意状态。 2. 风尘绝泪痕:形容他内心的悲痛和失落,无法用泪水来表达。 3. 对人声尽变:表达了诗人发现周围世界的变化
【注释】 何处堪乘月:哪里可以乘月而游。 沈家楼最明:沈氏江楼最为明亮。 晚来江更大:傍晚时分,江水涨得更宽了。 秋到水初清:秋季到来,江水变得清澈了。 远火移时隐:远处的灯火移动时变得模糊了。 孤舟犯夜行:孤舟在夜间行驶。 市门催客去,早是起更声:市集的门关上催促着客人回去,已经是深夜了。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夜晚乘船游览江边的诗。首联描写的是江楼的景色,“何处堪乘月”
【注释】戊子: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方密:指李白的友人方干。信见寄:书信中有诗相赠。亡命:逃难之人。五经:指《周易》《尚书》《礼记》《春秋》《诗经》。岭峤:岭南山岭,指广东、广西一带。分飞:离别。痛甲申:指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夜卧惊啼:指梦见老虎而惊醒。朝行掩面:指看见人害怕而掩面。佣书:雇请他人为抄写书籍。海市:指海上集市。变:变化。卖药:卖药治病。山城:指四川成都
酬金给谏卫公(戊子)峒户蛮村老此身,直声猛气动延津。 重来琐闼风裁旧,独对青蒲袖草新。 多难朝廷容敢谏,中兴将帅重清贫。 金章铁券休轻觑,抗疏当关正有人! 注释: 1. 峒户蛮村老此身:峒户和蛮村,指的是作者的故乡,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峒,指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蛮村,指边远山村。 2. 直声猛气动延津:直声,直言敢言。延津,指东汉时期的张纲,因敢于直谏而受到皇帝的赏识。 3. 重来琐闼风裁旧
《送吴青闻给谏解官西上(戊子)》是明末清初诗人钱澄之创作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炉烟初散解朝衣,白舫苍梧去不违。 抗疏未蒙明主放,避谗先许直臣归! 忧时计笑书生过,去国人怜谏草稀! 似我合随梅尉隐,伏波山下订渔矶。 接下来将逐句进行详细翻译和赏析: - 首句:“炉烟初散解朝衣,白舫苍梧去不违。” 这两句描述了吴青闻给谏离开朝廷的场景。清晨时分,炉中的烟雾刚刚散去,他整理好朝服准备离去
注释: 全阳松:即全阳,字子陵,东汉末年隐士。 和留守相公韵:指与留守相公(指作者的朋友)的诗作押同韵。 其三:是组诗的第三首。 戊子:天干地支纪年法中,戊子年是指宋朝神宗熙宁元年。 “天南捧日再兴年”:意为在天南捧日再次振兴的时候。 “草木公然戴汉天”:形容大地上的草木公然高高地顶着天空。这里指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弘景爱声空忆隐”:意为弘景虽然喜欢清幽的环境,却空怀念隐居的生活。
【注释】 戊子: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谢公:谢灵运。褰帷:拉开帷帘,即开筵设宴。凉:清风。万骑:万乘之国。千官:众官员。洒濯:沐浴。徜徉:闲逛。翰墨香:指笔迹、文章的香气。见松幽意惬:看到松树就心情舒畅。傲冰霜:不畏严寒。 【赏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对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一诗“池塘生春草”一句的赞赏。王安石认为,谢灵运写景的诗句,“见松幽意惬”最为精妙。所谓“见松幽”
注释: 1. 全阳官路万株松,蔽芾千年不受封:全阳官道上有万株松树,郁郁葱葱千年不被封。全阳:地名。 2. 为驻元戎休汗马,遥瞻大旆杂交龙:为了停歇将军而停止骑马,远远地看见旌旗飘扬如龙交舞。元戎:指将军。 3. 阴森夹道风堪御,屈曲临关幰不容:道路两旁阴暗森严,风吹起来足以抵御寒冷。弯弯曲曲的山路临近关卡,车辆扬起的尘土不能挡住视线。阴森:形容道路两侧树木茂盛、阴暗。 4. 见说相公曾揽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