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舟震泽去难攀,皂帽单襦自入关。
客路行歌逢鬼笑,邻樯辨语识生还。
同来仗策推公瑾,独赋伤心是子山!
待诏半年徒寂寂,谏章时为破愁颜。

遍舟震泽去难攀,皂帽单襦自入关。

客路行歌逢鬼笑,邻樯辨语识生还。

同来仗策推公瑾,独赋伤心是子山!

待诏半年徒寂寂,谏章时为破愁颜。

解析:酬开少其四是清代钱澄之的作品,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遍舟震泽去难攀”意指在前往震泽的渡口上船时,难以攀登而上。”皂帽单襦自入关”则描绘了诗人身着简朴衣物,独自一人进入关中的情景。”客路行歌逢鬼笑”描述了诗人行走在异乡的路上,听到鬼的笑声,表现出了诗人在异地的孤独与寂寞。”邻樯辨语识生还”描绘了诗人通过观察船只的动作和声音,认出了回家的人。”同来仗策推公瑾,独赋伤心是子山”则是诗人感叹自己与朋友共同举杯饮酒,却只有自己一人感到悲伤,引用了周瑜和王粲的故事,表现了诗人的感慨和孤独。最后两句,”待诏半年徒寂寂,谏章时为破愁颜”反映了诗人虽长时间等待诏命(指皇帝召见),但最终未能得到任何回应,只能独自忍受忧愁。

注释:

  • 遍舟震泽去难攀:在前往震泽的渡口上船时,难以攀登而上。
  • 皂帽单襦自入关:身着简朴衣物,独自一人进入关中。
  • 客路行歌逢鬼笑:行走在异乡的路上,听到鬼的笑声。
  • 邻樯辨语识生还:通过观察船只的动作和声音,认出了回家的人。
  • 同来仗策推公瑾:与友人共同举杯饮酒,比喻周瑜和诸葛亮。
  • 独赋伤心是子山:独自赋诗,以王粲自比,表现出自己的伤感。
  • 待诏半年徒寂寂:长时间等待诏书召见(指皇帝召见),却最终没有结果。
  • 谏章时为破愁颜:不断进谏,试图解除忧愁。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一个文人在外漂泊的孤独与无奈。从“遍舟震泽去难攀”到“待诏半年徒寂寂”,诗人用一系列形象而富有画面感的语句,展现了他在旅途中的艰难与孤独。特别是“独赋伤心是子山”一句,更是将诗人的伤感情绪推向高潮,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无力和悲凉。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情感表达,成为了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