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天末宦,异地得通家。
草入郎官舍,山深刺史车。
庞眉烟际锁,双鬓瘴边华。
西送阿咸路,相思蛮树遮!
注释:
故人天末宦,异地得通家。
旧友远在天际为官,异地相逢如家人一般。
草入郎官舍,山深刺史车。
草绿了郎官的住宅,山深之处刺史的车已远去。
庞眉烟际锁,双鬓瘴边华。
老者的眉毛被烟雾笼罩,鬓边有瘴气环绕,显得华贵。
西送阿咸路,相思蛮树遮!
向西送别阿咸的路,相思之情被茂密的蛮树遮挡。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刘通侯(刘通)返黔而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通过描绘故人归途的景象和自己的心境,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故乡山水的眷恋。
首句“故人天末宦,异地得通家。”表达了故人在遥远的天末为官,与自己虽然身处异地但如同家人一般的亲切感。这里的“天末”指的是远方,暗示了故人远离家乡;而“异地得通家”则表达了尽管身处异地,但因为故人的到来而感到如同家人一般亲密无间。
第二句“草入郎官舍,山深刺史车。”描绘了故人离开时的一幕:草绿了郎官的住宅,山深处刺史的车已经远去。这里使用了“草”、“郎官舍”、“刺史车”等意象,形象地展现了故人的离去。
第三句“庞眉烟际锁,双鬓瘴边华。”进一步描绘了故人的外貌特征:老者的眉毛被烟雾笼罩,鬓边有瘴气环绕,显得华贵。这里的“烟际”、“瘴边”等词语,既描绘了故人的外貌特征,也增添了神秘色彩。
第四句“西送阿咸路,相思蛮树遮!”表达了作者对故人西行的依依不舍之情。这里的“阿咸”可能是故人的别名或者昵称,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情厚意。而“相思蛮树遮”则暗示了故人离去后,作者心中充满了相思之情,如同被茂盛的蛮树遮挡一般难以释怀。
这首诗以其真挚的情感、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故人深深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己故乡山水的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