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海春三度,何年此夜晴。
孤灯然客恨,片雨入乡情!
野庙求神语,空山见火行。
病馀眠不著,泪满晓钟声!
【解析】
此诗写于诗人晚年流寓闽中时,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怀念之情。首联“春三度”表明诗人客居他乡已有三个年头了。“何年此夜晴”,是说何时能见到这样的月光呢?这里蕴含着诗人对故国的无限眷恋之情。颔联“孤灯然客恨,片雨入乡情”意思是:只有一盏孤灯伴着我的愁绪,点点细雨也勾起我对故乡的感情。尾联“野庙求神语,空山见火行”,“野庙”即荒废的庙宇;“火行”即指灶火,因为古代以火为食。诗人在异乡遇到这种情况,感到十分凄凉。末联“病馀眠不著,泪满晓钟声”的意思是:疾病缠身,不能安眠,听着晨钟暮鼓,泪水涟涟。
【答案】
译文:
闽海三度逢元宵,何时今夜月团圆!
孤灯伴客思乡情,片雨入乡惹旧愁!
荒庙祈求神灵庇,空山灶火映残红!
病卧难眠闻钟响,泪滴如珠湿枕巾!
赏析:
这首诗作于诗人晚年流寓闽中之时,表现了他浓浓的乡愁。全诗紧扣一个“愁”字,从时间、空间和感情三个角度来渲染,抒发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诗的前四句,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元宵佳节之夜独宿旅馆的情景,表达出自己孤独寂寞的心情和思乡之情。首句中的“春三度”暗示了时光飞逝;第二句中的“何年此夜晴”,则是诗人对家乡明月的深深眷恋。这四句话虽然只是简单的叙述,但读起来却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愁和无奈。
接下来的八句,诗人开始进入主题,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其中,“孤灯”、“片雨”都是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这些词语既富有画面感,又能唤起读者对故乡的回忆和思念。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故乡的美景和自己的处境进行对比,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最后两句,诗人通过对黎明钟声的描述,表达了自己无法入睡和思念亲人的情感。这两句诗句虽然简短,但却充满了深情和真挚的情感。它既是对前文的总结,又是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细腻而真挚。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也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