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相填缚,奇情任龙蠖。
病寄昭明楼,寂甚子云阁。
驰翰亦已疲,聿耕岂云乐。
弃寘出东田,迢迢望山郭。
澄湖濯新漪,泽兰纷扰弱。
日入马蹄散,湖草丰可嚼。
弃彼千里足,游戏在草泽。

【解析】

此诗首联“笔墨相填缚,奇情任龙蠖”是说自己写诗用笔如龙蛇盘旋,随意自如;颔联“病寄昭明楼,寂甚子云阁”是借古人昭明太子、子云的故事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颈联“驰翰亦已疲,聿耕岂云乐”是说自己虽勤奋作诗但却不得志;尾联“弃寘出东田,迢迢望山郭”是说自己虽然离开了官场,但仍然关心着国家大事。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不满和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

【答案】

译文:

我写诗用笔像龙蛇一样盘旋,随心所欲,自由发挥。我身染重病而寄居在昭明太子的楼上,心中十分寂寞。我勤于作诗却不被赏识,就像农夫耕作却得不到快乐。我现在离开朝廷,来到东田,远望着故乡,心中无限怀念。我来到澄湖边濯洗新绿的水波,只见泽兰在湖中飘荡。太阳西落时,马蹄声渐散,湖边的花草丰美,可以咀嚼。我舍弃了千里之外的官位,在草泽间游戏。赏析:

这是一首怀才不遇的诗篇。诗人自比为龙蛇之姿的诗人,以“龙蛇”比喻自己的笔势纵横恣肆,不受拘束。“笔”与“墨”相对,指笔力遒劲,挥洒自如。“奇情”是作者对诗歌创作的真情实感。诗人自喻为龙、为蛇,形象生动,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颔联是说,自己身患疾病,却寄居于昭明太子的楼上。昭明太子萧统是南朝梁武帝之子,天监三年(504)立为皇太子,大宝元年(550)崩逝,谥号昭明。这里诗人以昭明太子自比,暗寓自己身有疾病,不能施展抱负。“昭明”二字,既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和处境,又点明了本诗所要表达的中心内容。“病”、“寄”二词,将诗人的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

颈联是说,自己勤勉作诗,却不得重用。诗人在这里以“子云阁”、“子云”,代指西汉辞赋家扬雄,扬雄曾因直言进谏而免于罪戾,但一生仕途坎坷,郁郁不得志。诗人借用扬雄的经历,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驰翰”指写作诗文。“聿耕”,即“耘耕”,指耕耘劳作。这两句是说,尽管自己勤劳地写作诗文,但却没有得到赏识。

尾联是说,我已经离开朝廷,来到东田,远望着故乡,心中无限怀念。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以及怀才不遇的痛苦心情。

这首诗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和比喻,语言典雅优美,感情深沉,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孤独寂寞的悲凉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