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松叶下秋山,金井蟠龙紫雾闲。
白石煮来春欲暮,不知笙鹤几时还。
萧萧松叶下秋山
金井蟠龙紫雾闲白石煮来春欲暮
不知笙鹤几时还
赏析:
本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山水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秋日山林中的宁静与美丽。首句“萧萧松叶下秋山”,便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苍翠的松林中,秋风轻拂,松叶沙沙作响,为这静谧的秋山增添了几分生动。次句“金井蟠龙紫雾闲”,则将视线引向了井口,一条蜿蜒曲折的蟠龙在紫色雾气中游弋,营造出了一种神秘莫测的氛围。
第三句“白石煮来春欲暮”,则转入了另一幅景象。诗人巧妙地使用了“煮”这一动作,形象地描绘了白石在夕阳余晖中逐渐变热的过程,仿佛能感受到那股温暖的气息。最后两句“不知笙鹤几时还”,则表达了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笙鹤象征着高洁飘逸,但它们的归来又似乎充满了不确定性,使得整首诗更添一份哲理意味。
此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自然之美和人生之思。通过对萧瑟秋景和缥缈意境的描述,诗人不仅传达出对大自然的热爱,更透露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领悟。这种表达方式既富有诗意又引人深思,是明代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