缥缈名山枕碧流,更登山上一层楼。
不知客眼真如豁,始见人生果是浮。
地近金陵邀王气,天开铁瓮抱神州。
御风不尽凭栏想,香散天花万树秋。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分析该诗的写作手法”等,然后根据题干要求圈出答题区域,再结合具体诗句进行赏析。此题属于诗歌内容、思想情感赏析题,解答时先解释诗句的意思,然后再赏析诗句在内容上的作用,最后点明其情感或主旨。此诗前两句写登甘露寺楼所见:名山如画,碧流萦绕,更上一层楼,放眼江山,尽收眼底。后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抒发感慨。颔联是说站在高处,眼界开阔,才知人间一切皆虚幻,唯有人生才是真谛;颈联写南京城地势险要,有天然屏障作用。尾联以天花散尽,比喻佛国景象消失,暗示佛教徒应发菩提心,普渡众生,不要沉迷于尘世享受。

【答案】

①缥缈:高峻的样子。②豁:开朗。③浮:虚妄。④地近金陵:金陵(今南京)地处江南,地势险要。⑤王气:帝王的气派。⑥铁瓮:古都南京城的城门,因城门上有铁锁而得名。⑦御风:乘风。⑧天花:天上的花雨。⑨秋:秋天。译文:

高耸的山峰好像画卷,碧波流淌着清澈的江水。我登上了更高的楼层,从高处眺望四周的美景:远处的山丘连绵起伏,层层叠叠。我不知人的眼睛是否真的能够看得很远,只有登上更高的楼层才能发现人生的虚无。

靠近金陵的地方有帝王之气,打开城门就像拥抱了整个国家。我乘着清风登上高楼欣赏景色,仿佛看到了满天飘散的花瓣像秋天的落叶一样纷飞。赏析:

首联写景。“缥缈”二字写出峰峦之高峻、秀美,给人以朦胧之感。“枕”字写出峰峦依傍江流的态势,“碧流”两字则写出江水澄澈、清澈。一个“枕”字将峰峦与碧流联系起来,形象地写出峰峦依傍江流的态势。“一层楼”三字表明诗人已经登上更高一层的楼头,进一步表现出诗人登山的豪情壮志。

颔联写意。“客眼”指诗人的眼光,“豁”字说明诗人的视野宽广。这句的意思是:只有站得高一些,视野才会变得开阔。“人生果是浮”,是说人世间的一切都是短暂的,都是虚无的,唯有生命才是最宝贵的。

颈联写势。金陵地势险要,有天然屏障作用。“邀”字写出了金陵地势的特点,即地势险要。“天开铁瓮抱神州”,意思是说南京城的地势像张开大口似的,紧紧抱着整个中国。“铁瓮”,即古称金陵城西面的钟山为“铁瓮山”。

尾联写情。“香散天花万树秋”,意思是佛国的香气弥漫在空中,飘洒到大地上,好像无数的花朵在空中飞舞。这里既写出了佛国的香氛弥漫,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万树”两字写出了花的繁多,也写出了佛国的繁华。“散”字表明香已散去,而佛国的景象也随之消失。

全诗意境高远,气势恢宏,表达了诗人登楼远眺,心胸开阔,感叹人生短暂,人生无常的思想感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