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栖官阁静,钟鼓动江滨。
风雨初长夜,乾坤未老身。
思君千念起,作客二毛新。
赋草烦常寄,才华拟洛神。
幽栖官阁静,钟鼓动江滨。注释:在深山的官舍静悄悄地居住着,听到外面传来的钟声,又看到江边有鼓声。
风雨初长夜,乾坤未老身。注释:此时正遇上风雨交加,天昏地暗,但自己却还年轻,身体还健壮。
思君千念起,作客二毛新。注释:想到你时,心里总是涌起千言万语,而自己却已两鬓斑白,像做客一般。
才华拟洛神。注释:常常写诗寄托哀思,我的才华堪比洛水之神的神女。
幽栖官阁静,钟鼓动江滨。
风雨初长夜,乾坤未老身。
思君千念起,作客二毛新。
赋草烦常寄,才华拟洛神。
幽栖官阁静,钟鼓动江滨。注释:在深山的官舍静悄悄地居住着,听到外面传来的钟声,又看到江边有鼓声。
风雨初长夜,乾坤未老身。注释:此时正遇上风雨交加,天昏地暗,但自己却还年轻,身体还健壮。
思君千念起,作客二毛新。注释:想到你时,心里总是涌起千言万语,而自己却已两鬓斑白,像做客一般。
才华拟洛神。注释:常常写诗寄托哀思,我的才华堪比洛水之神的神女。
【注释】 1. 天南:指今云南省,因地近南诏而称。烽燧:古代边塞报警的烟火。 2. 幕府:将军的府邸。精兵:善于作战的军队。 3. 猿啼:猿猴的叫声。新秋泪:秋天到来时猿猴悲鸣的哀伤之泪。 4. 虎啸:虎的吼声。白日声:在白天听到的虎啸。 5. 深树夹山通使路:深树林子夹着山路通向朝廷的使者之路。 6. 重岚:层层的山雾。入户湿行旌:山雾湿润了使者的旗帜。 7. 浮生踪迹浮名里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怀人的诗。首联写诗人远游归来,与故人相见;颔联写诗人在故人家中作客,见友人家珍玉,思友人如玉;颈联写故人不在家,而诗人又远离故人,思念之情更浓;尾联写诗人思念故人,归乡心切。 【答案】 译文: 我像王乔一样轻捷地乘着凫雁高飞,碧云之下,我正从苍梧山下来。 故人不在,不见蓝田玉,但有新句还传沧海珠。 秋露重时草上的水痕点点,风高树杪暑气熏蒸。 不知道我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故乡
【注释】 1. 龙州:即今广西的龙州县。 2. 瘴(zhàng)疠:南方山区的湿热,多瘴气和瘟疫,称为“瘴疠”。 3. 清川:指清澈的溪流。 4. 不入风波路:意即不经历波涛汹涌、风高浪急的河流。 5. 安知瘴疠天:怎么知道瘴气弥漫的天空呢? 6. 有云山作雨:有山间云雾聚成雨,是雨前的景象。 7. 无火夜生烟:没有火光,夜间能闻到烟味,说明有火源存在;但此处应指瘴气熏人。 8. 村酒能袪毒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火满黄昏路,山间不计程。 - 注释:在黄昏的暮色中,道路上的灯光已经点亮,照亮了归家的路。 - 译文:夕阳西下,黄昏的灯火照亮回家的路,山路蜿蜒曲折,但并不计算行程距离。 2. 人从绝徼至,舟趁顺流行。 - 注释:人们从遥远的边境地带来到这里,船顺着水流的方向行驶。 - 译文:人们跋山涉水,跨越边境来到这;船随着江水顺流而下,轻松前行。 3. 客日从今短,归心自此轻
【注】镇南关在今广西崇左市。昭德台在南宁。 山设重重险,关门阁道开。 皇恩随地到,使节自天来。 远眺穷蛮域,高登儗凤台。 至今铜柱下,犹有伏波才。 译文: 重重山峰构成了层层险阻,但那重重的关口和道路却已经开通了。 皇恩普照大地,使节从天而降。 远眺可以看见远方的蛮荒之地,我登上了象凤凰一样的台子。 如今在铜柱之下还保存着当年诸葛亮留下的伏波之志。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登顶昭德台后的感怀之作
【注释】: 万里怀归客,三年薄宦情。 - 万里:形容距离很远,表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 薄宦:指微薄的官职,表示诗人在仕途上的不顺心和辛苦。 瘴云秋树白,烟月夜溪清。 - 瘴云:指南方湿热的气候,使树叶呈现出白色。 - 烟月:指夜晚的月光,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 溪清:指清澈见底的小溪,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愁益羁人瘦,嘶听倦鸟惊。 - 愁:指诗人内心的忧愁和不安。 -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景熙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清晓天边色,奇峰一点寒 注释:清晨的天色,天边的景色显得格外清新。在这美丽的画面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耸立在天地之间的一座奇峰,它的轮廓在晨光中显得格外醒目。 - 独寻西粤秀 注释:诗人独自寻找着广东(西粤)地区的美景。这里的“秀”指的是秀丽、美丽。 - 乍向北流看 注释:突然之间,诗人的目光转向北方
深入普歹觅山来 深入普歹觅山来,指的是进入普歹觅山进行探险。 秋气入山清,肩舆鸟道行。 秋天的山间气息清新,乘坐着轻便的轿子沿着鸟道行走。 去程难计里,过地不知名。 去程难以计算距离,路过的地方无法得知名称。 云到衣裳湿,烟销竹树轻。 云雾降临时衣裳变湿,烟雾散开后竹树变得轻盈。 夕阳青似染,复见万峰迎。 夕阳的余晖如同被染成青色,再次看到群山迎面迎接。 注释:普歹觅山:位于云南景谷县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慎的作品,描述了他在旅途中的经历。 过猡𤞑村 抱病入层峦,王臣敢避难。 毒风吹鬓白,危路见心丹。 渴趁蛮溪饮,饥从猓寨餐。 来朝仍裹药,天际去身单。 译文: 我带着病进入高山峻岭之中,作为一国之王,我不敢逃避险境。 毒风凛冽地吹拂着我的白发,让我感到危险的道路如同一颗燃烧的心。 口渴时我要到蛮族的溪水中饮用,饥饿时我要从藏族人的山寨里吃饭。 明天早晨我将裹着药袋离开这里
幽栖官阁静,钟鼓动江滨。注释:在深山的官舍静悄悄地居住着,听到外面传来的钟声,又看到江边有鼓声。 风雨初长夜,乾坤未老身。注释:此时正遇上风雨交加,天昏地暗,但自己却还年轻,身体还健壮。 思君千念起,作客二毛新。注释:想到你时,心里总是涌起千言万语,而自己却已两鬓斑白,像做客一般。 才华拟洛神。注释:常常写诗寄托哀思,我的才华堪比洛水之神的神女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慎的作品,描述了他在旅途中的经历。 过猡𤞑村 抱病入层峦,王臣敢避难。 毒风吹鬓白,危路见心丹。 渴趁蛮溪饮,饥从猓寨餐。 来朝仍裹药,天际去身单。 译文: 我带着病进入高山峻岭之中,作为一国之王,我不敢逃避险境。 毒风凛冽地吹拂着我的白发,让我感到危险的道路如同一颗燃烧的心。 口渴时我要到蛮族的溪水中饮用,饥饿时我要从藏族人的山寨里吃饭。 明天早晨我将裹着药袋离开这里
深入普歹觅山来 深入普歹觅山来,指的是进入普歹觅山进行探险。 秋气入山清,肩舆鸟道行。 秋天的山间气息清新,乘坐着轻便的轿子沿着鸟道行走。 去程难计里,过地不知名。 去程难以计算距离,路过的地方无法得知名称。 云到衣裳湿,烟销竹树轻。 云雾降临时衣裳变湿,烟雾散开后竹树变得轻盈。 夕阳青似染,复见万峰迎。 夕阳的余晖如同被染成青色,再次看到群山迎面迎接。 注释:普歹觅山:位于云南景谷县
【注释】: 万里怀归客,三年薄宦情。 - 万里:形容距离很远,表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 薄宦:指微薄的官职,表示诗人在仕途上的不顺心和辛苦。 瘴云秋树白,烟月夜溪清。 - 瘴云:指南方湿热的气候,使树叶呈现出白色。 - 烟月:指夜晚的月光,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 溪清:指清澈见底的小溪,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愁益羁人瘦,嘶听倦鸟惊。 - 愁:指诗人内心的忧愁和不安。 -
晓行之冯祥 高旌拂秋露,遥出岭云西。 不辨山中树,来听雨后溪。 峰端知地迥,木末见天低。 毒瘴蛮方路,行行转自迷。 注释: 晓行:早上出行。 冯(fén)祥:即冯子华,字茂世,唐代诗人,有《春游》诗。 旌:旗。 “高”二句:指早晨行走在秋天的露气中,远远望去,云雾缭绕的山峰向西延绵而去。 不辨:分辨不清。 “峰端”二句:指站在山巅,只见远处的山峰与大地相连,而树木的梢头却显得低矮。 “毒瘴”二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景熙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清晓天边色,奇峰一点寒 注释:清晨的天色,天边的景色显得格外清新。在这美丽的画面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耸立在天地之间的一座奇峰,它的轮廓在晨光中显得格外醒目。 - 独寻西粤秀 注释:诗人独自寻找着广东(西粤)地区的美景。这里的“秀”指的是秀丽、美丽。 - 乍向北流看 注释:突然之间,诗人的目光转向北方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火满黄昏路,山间不计程。 - 注释:在黄昏的暮色中,道路上的灯光已经点亮,照亮了归家的路。 - 译文:夕阳西下,黄昏的灯火照亮回家的路,山路蜿蜒曲折,但并不计算行程距离。 2. 人从绝徼至,舟趁顺流行。 - 注释:人们从遥远的边境地带来到这里,船顺着水流的方向行驶。 - 译文:人们跋山涉水,跨越边境来到这;船随着江水顺流而下,轻松前行。 3. 客日从今短,归心自此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