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迭终,公侯复始。
维少宗伯,克昌其祀。
祗勤于德,令问不已。
士瞻师表,国赖耆齿。
诗句解释:
- “三五迭终,公侯复始。”
- “三五”通常指天象中的金星或木星,在古代中国被视为皇权的吉祥象征。此句意指天象的轮回,暗示着权力和秩序的周期性更替。
- “公侯”指的是贵族或高级官员,他们的地位和权力在王朝中扮演重要角色。
- “复始”意味着这些贵族和官员的职位会重新开始或循环,象征着一种权力的周期性。
- “维少宗伯,克昌其祀。”
- “维”是“唯有”的意思,表示某种特定的人或物是唯一或特定的。
- “宗伯”指的是掌管祭祀事务的重要官员,通常由贵族担任。
- “克昌其祀”意味着这个职位的人能够成功地维持或扩展他们的祭祀活动,即维护和增强家族或国家的权威与荣耀。
- “祗勤于德,令问不已。”
- “祗勤”意为恭敬且勤奋地工作,强调对德行的不懈追求。
- “令问”通常指的是美好的声誉或评价。
- 此句表达的是,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实践高尚的道德规范,可以获得良好的声誉和评价,即德行与名声之间的良性循环。
- “士瞻师表,国赖耆齿。”
“士”在这里指的是学者或知识分子。
“师表”意味着榜样或者楷模,通常用于形容具有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人。
“耆齿”指的是年长者,这里用来强调年长的知识分子对国家的重要性。
译文:
天象的周期轮回,如同公侯贵族的权力交替。
只有少数的宗伯能够维护和扩展他们的祭祀事业。
他们恭敬并勤勉地致力于德行的培养和传播,使得好的名声得以延续。
学者和知识分子是国家的榜样,年长的智者是国家的支柱。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关于权力、德行和责任的主题。通过描述天象的轮回以及公侯贵族的位置更替,诗人强调了周期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性。同时,诗中也赞扬了那些能够维护祭祀事业的少数宗伯,以及年长的智者为国家做出的贡献。整体上,诗歌传达了一种对传统价值的重视以及对年轻一代的期望,希望他们在维护和发展这些传统方面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