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渚携风策,层阿息烟驾。
亭亭荷照景,嘒嘒蝉吟夏。
低徊悟形变,索莫惭时谢。
自缘心有念,临觞屡惊咤。
【注释】
幽渚携风策,层阿息烟驾。
亭亭荷照景,嘒嘒蝉吟夏。
低徊悟形变,索莫惭时谢。
自缘心有念,临觞屡惊咤。
【译文】
在城西的亭子里聚集,
乘着微风手执马鞭,登上山巅停息车驾;
荷花亭亭地照着景色,
蝉儿声声地吟唱夏天的歌。
徘徊中领悟了万物变化的道理,
独自感伤岁月流逝而感到悲伤;
由于心中有所牵挂,
面对酒杯多次失声惊呼。
【赏析】
《城西亭子宴集》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组诗作品。此诗为第四首,写于公元826年(唐宪宗元和十二年)夏季,诗人与友人在城西亭子相聚宴饮,作此诗以记之。
首联写登亭赏荷、听蝉的情景。“幽渚”句写诗人登上高高的亭子来欣赏荷花。“层阿”句写亭子上眺望远处的风景。“亭亭”句用叠词写荷花的姿容。“嘒嘒”句写蝉鸣声。“夏”字点明时令,也暗示出此时天气炎热,诗人的心情不平静。
颔联写诗人观赏荷花后,由景生情,感慨万千,因而低徊徘徊,沉思默想。
颈联写因感叹人生短暂,时光流逝,所以内心惆怅,对世事多所感慨。“低徊”二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忧愁。
尾联说:我因为心中有事挂牵,所以饮酒时频频失惊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