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瘵谢交游,栖闲避纷浊。
郊庐未云远,已觉心绵邈。
屏居聊寄拙,营室惟从朴。
茅茨无结构,房栊罕雕斲。
门庭褊芜秽,床帷多藓驳。
方因遁蓬荜,更欲菑硗埆。
灌园希仲子,易农哂方朔。
无云尼父讥,遽鄙樊须学。

【注释】

郭外治宅:在城郭以外建造住宅。郭,指城郭。

抱瘵(zhài )谢交游:抱着疾病,谢绝了朋友交往。

栖闲避纷浊:隐居山林,躲避世俗的喧嚣。

郊庐未云远:郊外的茅屋尚未远离。

心绵邈:心情绵长而悠远。

屏居聊寄拙:隐处而居,暂且寄托自己的拙劣。

营室惟从朴:营建房屋,只遵循朴实无华的原则。

茅茨无结构,房栊罕雕斲:茅草盖成的屋顶没有固定结构,房门、窗户很少有雕刻修饰。

方因遁蓬荜,更欲菑(cǎi)硗埆(qiāo ruò):正打算逃避到简陋的茅舍去,又想整治一下贫瘠的土地。

灌园希仲子:想学习陶渊明的田园生活,但又怕像他那样。

易农哂方朔:嘲笑司马迁的《货殖列传》所说的商鞅变法后的“耕者少,田者多”,讥笑他重农轻商。

无云尼父讥,遽鄙樊须学:《论语·微子篇》记载孔子批评樊迟“务民之义”,认为他应该从事农业。此处说不必像孔子那样讥讽那些从事商业的人。

【赏析】

此诗首章写诗人退居之志。第二三章写诗人退居后的生活状况,以及其内心的感受。四章写退居后的所思与所见。最后二句是全诗的主旨,即对前人思想的肯定与否定。

首章写退居的原因。诗人因抱病,不愿与世人来往,于是退居到郊外。

次章写退居后的生活。“栖闲避纷浊”,既表达了退居的原因,又写出了退居后的生活状态——远离尘嚣,恬静自适。接下来四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自己的生活状态。他选择了一个僻静的住所,那里没有华丽的装饰和精致的布局;他建造的房屋简单朴素,连雕饰都很少。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物质生活淡泊宁静的心态,也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第三四章写退居后的思想感受和所思。诗人退居后,心境更加平和,不再为尘世的繁华所累。在这里,“屏居”和“栖闲”都是比喻,表示诗人摒弃了世俗的纷扰,找到了心灵的栖息之地。同时,他也看到了自己生活的贫瘠之处,心中不免有些忧虑。

末二句是全诗的主旨。诗人通过对比古代圣贤与自己的做法,指出自己并不鄙视那些从事商业的人。他认为,只要能够安于本分,不追求名利,就是贤者的行为。这种思想体现了他对于个人行为的宽容和理解,也是他的人生哲学的一部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