娟娟阶下竹,新绿渐氛氲。
石影生寒气,沙光滴露纹。
芝兰聊可品,桃李自难群。
不待风霜日,苍然见此君。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主要描写了新长出的竹子。全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形象,展现了竹子的生长环境和品质特点。
“娟娟阶下竹,新绿渐氛氲。”描述了新长出的竹林,用“娟娟”形容竹林的形态优美,如同女子般娇美。”渐”表达了竹子成长的过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渐变得茂盛。”氛氲”则形象地描绘出竹子的新绿如雾气般弥漫开来的景象。
“石影生寒气,沙光滴露纹。”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竹子的生长环境。”石影生寒气”描绘了石头在阳光照耀下,反射出寒气的景象,象征着竹子生长在坚硬的石头上,需要坚韧不拔的精神。”沙光滴露纹”则表现了细沙在阳光照射下形成的纹理,如同竹子的叶子一样,充满了生命力。
“芝兰聊可品,桃李自难群。”这两句则是对竹子品质的评价。”芝兰”是一种高洁的植物,代表着高贵的品质,而”桃花李花”则代表了世俗的诱惑,两者形成鲜明对比。诗人认为竹子虽然不能与这些植物相比,但它自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不待风霜日,苍然见此君。”这是对竹子的一种赞美。”苍然”意味着竹子的颜色深沉而自然,无需刻意修饰。诗人认为,即使是不需要风雨洗礼、阳光照射的竹子,也能展现出它独特的美,正如同我们生活中不需要过多的物质条件,就能展现出自己的魅力。
这首诗通过对新长出的竹子的细致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生活态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