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君金马客,就我竹林间。
对酒频移席,论文一解颜。
词臣翻补外,野老合投闲。
颍亳殊相近,诗筒约往还。

【注释】

次韵酬孔汝锡:即作诗回答孔汝锡。汝锡,名不详,字汝锡,颍川人。金马客:汉时郎官皆乘驷马车,称金马门,故称金马客。竹林间:指隐士的居所。多君金马客:多是朝廷中尊贵的官员。颍亳相近:指颍州、亳州相邻。颍,在今安徽省阜阳市;亳,在今安徽省亳州市。词臣翻补外:指词臣被派到外省任职。野老合投闲:指退隐的老头应当归隐。颍亳:指颍州和亳州二地,这里泛指颍河和亳水一带。

【译文】

您这样高贵的京城官员,来到我这隐居之地,我们相会于竹林之间。

举杯对饮频频更换坐席,论文论道让我开颜畅笑。

您作为词臣被派到了外省,而我这个退隐的老头子却应归隐闲居。

颍州和亳州虽然相邻,但两地的山水风景迥然不同,我打算将我的诗简寄去给你,希望我们的友情如这诗一样长存。

【赏析】

此诗是诗人与好友孔汝锡在一次聚会上互相酬答之作。孔汝锡是京城中的贵人,诗人则是一位退隐的文人。两人虽处不同的境地,但对诗歌艺术的追求却是相通的。全诗以“次韵”二字起笔,说明这是诗人为好友孔汝锡而写的酬答之辞。首联写景,颔联叙事,颈联抒情,尾联写意。

首联开门见山,点出“金马客”,即朝廷中尊贵的官员。他们来到诗人隐居的地方,可见诗人的隐逸生活也得到了他们的理解和认同。颔联写与孔汝锡饮酒谈文的情景。诗人用一个“频”字表现了二人饮酒的频繁,又以“移”字写出了诗人对朋友的敬重,对酒量的自信。颈联写诗人与孔汝锡分别时的情景。诗人用一个“合”字表达了自己对于孔汝锡即将离去的不舍之情。尾联则是诗人对孔汝锡的劝慰。诗人用颍亳二地名来暗示自己与孔汝锡之间的友情,用“诗筒约往还”四字表达了诗人期待与好友再聚的愿望。最后一句“约”字更是巧妙地运用了双声词,增强了诗句的韵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