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不闻北海鹏。
扶摇一夕起,抟击九万程。
又不见渥洼驹。
朝饮东海水,暮宿昆崙墟。
古来磊落奇男子,变化腾骧亦如此。
英风激烈干云霄,伟绩轩轰冠青史。
我昔年少天下游,大河南北西梁州。
望远将登岱岳顶,观澜欲泛溟渤流。
尔来战艺梁园日,秋月离离桂花实。
更随春水到龙门,一跃风涛生霹雳。
中间敛翼就闲居,峨冠且复歌唐虞。
半载悠悠客京索千钱,僦得城南庐。
城南之庐绝萧洒,开门直见南山下。
南山朝青暮亦青,人情谁似山光者。
陈夫子,儒之豪,早年独步亨衡高。
雄文应不让班马,清词真可追风骚。
籍籍才名三十载,到处菁莪秀而蔼。
春生杖屦乐薰陶,霜吼金钟共倾骇。
众人视我同众人,先生视我情何真。
乃悟知音古来少,伯牙独与钟期亲。
先生剩注樽中绿,我为先生歌一曲。

诗句释义:

遇知行简陈广文

岂不闻北海鹏扶摇一夕起,抟击九万程。又不见渥洼驹朝饮东海水,暮宿昆仑墟。古来磊落奇男子,变化腾骧亦如此。英风激烈干云霄,伟绩轩轰冠青史。我昔年少天下游,大河南北西梁州。望远将登岱岳顶,观澜欲泛溟渤流。尔来战艺梁园日,秋月离离桂花实。更随春水到龙门,一跃风涛生霹雳。中间敛翼就闲居,峨冠且复歌唐虞。半载悠悠客京索千钱,僦得城南庐。

译文:

难道没有听过北海的巨鹏吗?

扶摇直上九万里,搏击长空九万里。

又没有见过温养过马的人吗?

早晨在东海饮水,晚上住宿在昆仑山脚下。

自古以来那些才华横溢的人,他们的变迁和腾跃也是如此。

他们英勇的气概直冲云霄,伟大的业绩也照耀青史。

我曾经年轻的时候四处游走,游历了黄河以南、四川北部以及西凉。

遥望着远方想要攀登到泰山顶上,观赏着波涛想要泛舟于大海之上。

自从来到梁园之后,每天的秋月明亮明亮如离离的花朵。

又随着春天的水波到了龙门,一跃之间便有霹雳声从水中传来。

中间收敛了飞翔的翅膀,便隐居在了闲适之地,头戴峨冠又开始吟唱唐尧、虞舜的圣德。

过了半年时间我漫游到了京城,只带了一千文钱,租下了城南的房子。

城南的房子极为清雅脱俗,推开门就能看见南山下的景致。

南山的早晨是青色的,傍晚也是青色的,哪里的人比得上这青山呢?

陈夫子啊,你是儒者的佼佼者,你早年独自走在功名之路上。

你的雄文应该不输给班固、司马迁的文采,清丽的语言真可以追随屈原、宋玉、李白的风采。

你的名声三十年来一直很高,到处都是人才辈出。

春天的时候拄着手杖欣赏着美景,秋天的时候金钟的鸣响令人心惊。

众人看待我就像众人一样,先生你看待我的情感真是真挚无比。

终于明白了知音难觅的道理,像伯牙和子期的友情只有那么一个人能够理解。

先生你只是简单地举杯邀明月,我却为你演唱一曲。

赏析:

《遇知行简陈广文》这首七言古诗,是一首赠友之作。诗中以“遇知”二字为题,意在表明作者与陈广文相识相交的过程,同时寄托了自己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全诗共五章,每章都以不同的景物来表达作者与陈广文之间的友情。

首章写二人初次相见时的场景,通过“岂闻”、“朝饮”、“暮宿”等词句描绘出了两人初见时的欣喜之情。接着诗人用“古来磊落奇男子”这一典故,表达了自己对陈广文的赞赏之情。

第二章主要描绘了作者游历各地的经历以及与陈广文的深厚友情。诗中写道:“我昔年少天下游,大河南北西梁州”,表达了作者年轻时四处游历的经历;“望远将登岱岳顶,观澜欲泛溟渤流”,则写出了作者向往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尔来战艺梁园日,秋月离离桂花实”,则写出了作者在梁园期间的生活点滴以及与陈广文共同欣赏秋月的情景。

第三章主要抒发了作者对陈广文的敬仰之情。诗中写道:“乃悟知音古来少,伯牙独与钟期亲”,这句话既表达了作者对陈广文的理解与认同,又表达了自己与陈广文之间的深厚友谊。

第四章则是对陈广文的赞美之词。诗中写道:“先生剩注樽中绿,我为先生歌一曲”,这句话既表达了作者对陈广文的赞美之情,也展现了二人之间的深厚友谊。

诗人以“乃悟知音古来少,伯牙独与钟期亲”这句诗作为结尾,进一步强调了自己与陈广文之间的深厚情谊。整首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好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