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霭氤氲重,溪行咫尺迷。
渐登层巘上,始觉众山低。
远近天无际,参差树不齐。
川云平似海,石磴峻如梯。
日出寒烟外,风生碧涧倪。
异禽和露宿,快马度空嘶。
远目回三蜀,高怀遍五溪。
归朝夸胜槩,沅水有新题。
《登沅州北山顶》
晓登沅州北山顶,岚霭氤氲重。溪行咫尺迷,渐登层巘上。始觉众山低,远近天无际。参差树不齐,川云平似海,石磴峻如梯。日出寒烟外,风生碧涧微。异禽和露宿,快马度空嘶。
注释:清晨登上沅州北山顶,山岚雾气弥漫,景色朦胧。沿着溪流行走,距离很近却感觉迷失方向,逐渐登上高耸的山峰。这才感觉到群山低矮,远望无边的天空,近看参差不齐的树木。天空中的云彩像大海一样平坦,石阶陡峭如梯子般直插云霄。太阳从寒冷的烟雾中升起,微风吹拂着碧绿的溪流。奇特的鸟兽在晨露中栖息,骏马奔腾而过发出长嘶声。远处眺望蜀地回环曲折的三座山脉,心胸开阔感受着五溪地区的壮丽景象。回到朝廷时夸耀自己的所见所闻,沅水之畔有新的题词。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登上了沅州的北山顶后,对所见的景物进行了描绘,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
首句“晓登沅州北山顶”,诗人用简洁的语言交代了自己的行动,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接着,诗人通过对山岚、溪流等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了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气氛,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
第二句“岚霭氤氲重”,进一步描绘了山岚的景象,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第三句“溪行咫尺迷”,则表现了诗人在山脚下时的迷茫感。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第四句“渐登层巘上”,诗人开始攀登山峰,逐渐接近山顶。第五句“始觉众山低”则表达了诗人登上山顶后的感受,他突然发现周围的山都显得那么渺小。这一转折,既展现了诗人的豁达胸怀,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的深刻认识。
第六句“远近天无际,参差树不齐”,诗人继续描绘眼前的景色,远处的天空似乎无边无际,近处的树木参差不齐。这些细节描写,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多彩。
诗人转向了对空中景物的描绘:“川云平似海,石磴峻如梯。”这里,诗人将天空比作大海,将石阶比作梯子,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赞美。
最后两句“日出寒烟外,风生碧涧微”,诗人以日出和清风两个意象,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在这里,诗人不仅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平和与宁静,也传达了他对生活的美好期许。
整首诗以登高望远为主题,通过对山水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