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照芭蕉叶上明,小阑干外竹林清。
一襟风露凉如洗,似有新秋在户庭。
【注】
芭蕉: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大,有香气,果可食。
小阑干:低矮的栅栏。
一襟风露凉如洗:一襟指人的衣襟,风露指空气中的水分。
【赏析】
作者独坐院中,月光照在芭蕉叶上,发出明亮的光,竹林随风而动。此时,作者感到一襟风露,使人感到心旷神怡,仿佛有新秋的气息扑面而来。此诗描绘了一个宁静、优美的夜晚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月照芭蕉叶上明,小阑干外竹林清。
一襟风露凉如洗,似有新秋在户庭。
【注】
芭蕉: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大,有香气,果可食。
小阑干:低矮的栅栏。
一襟风露凉如洗:一襟指人的衣襟,风露指空气中的水分。
【赏析】
作者独坐院中,月光照在芭蕉叶上,发出明亮的光,竹林随风而动。此时,作者感到一襟风露,使人感到心旷神怡,仿佛有新秋的气息扑面而来。此诗描绘了一个宁静、优美的夜晚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及评价古代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手法、表现的意境,态度和作者的情感等多个角度来考核,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的理解。重点把握诗句的内容要点,逐项分析。 (1) “客居连市井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意象、关键词句体会诗歌的情感,然后结合题目要求来分析。“连日对秋雨”中的“秋雨”是全诗的中心意象,它贯穿于整首诗中。“客思何”,诗人在连绵不断的秋雨中,感到孤独寂寞,思念家乡和亲人,这既是自然之景,也是诗人心境的真实写照。“泥涂宁出户”,雨水浸湿了道路,出门已不可能;“流潦欲成河”,积水已经漫过了道路,出行更加困难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秋色满平阴:描述了秋天的景色遍布整个平阴地区,充满了秋天的色彩。 2. 秋声处处砧:秋天的声音到处都能听到,如捣衣声等。 3. 离筵对衰草:离别的宴会上面对的是枯萎的草地。 4. 别路绕疏林:离别的路上围绕着稀疏的树林。 5. 白日青霄迥:形容天空非常清澈,太阳高挂于高空。 6. 红云紫极深:描绘了天空中美丽的晚霞。 7. 此行应得意:表示此次出行将会有所成就。 8.
诗句释义: 1. 良夜对床宿 - 描述在夜晚与周司训共寝的情景。 2. 清晨送子行 - 早晨,作者为儿子送行。 3. 西郊雨新霁 - 描述天气晴朗,刚刚下过雨。 4. 古道马频鸣 - 古道上,马儿不断鸣叫。 5. 执手别时话 - 在分别的时刻,两人紧握双手,交谈几句。 6. 挥鞭独往情 - 挥动马鞭,表示自己独自离去的哀伤情感。 7. 相思杳难极 - 思念之情深远无边,难以达到尽头。 8.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以及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整体把握其思想情感;然后逐句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手法,最后结合主旨进行赏评。 “密雨洒如丝”,这两句是写景。诗人描绘了一幅密雨细密如丝的画面。“密雨洒如丝”一句,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雨水密集的特点,给人以朦胧的感觉,为下一句的抒情作了铺垫。“凉风散漫吹”,这一句是写情
久雨遣怀六首 其四 泥泞不可出,茅斋静坐时。 怀贤寻往传,课子诵新诗。 近悟柔为胜,深知巧是非。 雨声杂凉吹,萧飒发清机。 译文: 在连绵的雨中,我无法出门,只能在茅屋中静静地坐着。 我怀念贤人,寻找他们的遗训,教导孩子们诵读新的诗歌。 最近我明白了柔和胜过刚强的道理,也明白了聪明反被聪明误的道理。 雨声夹杂着凉风,令人感觉清爽舒适,仿佛有一股清新的力量在涌动。 赏析:
注释: 久雨遣怀六首 其二:“久雨”是说天气持续下雨,“遣怀”是说抒发内心的愁绪。“六首”是这首诗的标题,共六首,这是第二首。“常苦雨”是说秋天的天气经常下雨,天气总是阴沉。“风气早生寒”是说这种阴冷的天气很快就产生了寒冷的感觉。“小鸟投林急”,是说小鸟儿急忙飞回树林,因为天冷了,它们需要找温暖的地方躲避寒冷。“高鸿下食难”是说大雁们因为天气寒冷,食物稀少,所以很难找到食物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项所涉及的选项来判断正误。本诗为陈广文见访时所做。首联“爱客情何厚,肩舆到所居”,是说诗人十分喜爱客人,于是用车把客人拉到了自己家。颈联“樽醪携腊蚁,盘错间春鱼”,写诗人设酒招待客人。尾联“剧谈移永昼,未儗促归途”,写诗人与客人谈得非常高兴,以至于忘记了时间,不想早些回家。 【答案】 ①“爱客”指喜欢结交朋友
注释: 久雨遣怀六首 其六: 长久的雨天让人感到忧愁,我坐在小窗前倾听雨声。灯光的影子照在孤独地吟诵上。谁能理解无边无际的道理?元同不外乎我的心。客居的心情澄净了夜的气,檐下的水流滴出清美的音韵。诗作完成之后没有人再和,思绪悠远思念更加深重。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发诗人在久雨中的感慨之作。诗的前两句写诗人独自听雨,灯影、孤吟、无边道、元同心等词句,都表达了诗人的孤寂之情。后四句写诗人在雨中吟诗
【注释】 发云梦二首 其二: 昔闻云梦泽,今泛楚人船。 地远烟迷树,湖平浪拍天。 南风清宪节,北斗烛龙泉。 频向中宵望,武昌何处边。 【赏析】 “发云梦二首”为作者在安陆任上所作,是一首抒情诗。前两首已见《全唐诗》卷四百八十八,本篇与第一首同题异作。此诗写诗人在安陆任职期间,夜泊汉江时所见之景、所感之情。 一、二句,写诗人乘舟行至云梦泽,看到一片辽阔的水面。“昔闻云梦泽”
【注释】 曲阑干外:曲折的栏杆外。芰(jì)荷香:荷叶荷花散发出的香气。秋雨来时:秋天下雨的时候。水满塘:雨水涨得很高,池塘里的水漫出来了。喜与同年:高兴地同那些同辈的人。骢(cōng)马客:骑着青色骏马的朋友。水心亭:在水中央的亭子。共持觞:共同举杯畅饮。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诗,写诗人和友人在秋雨时节,乘着青骢马,来到水心亭上饮酒作乐的情景。
南荒久与故人疏,邂逅同年一月居。 共指小塘荷叶底,水添秋雨欲生鱼。 指南方边远荒凉之地,这里指作者所住的地方。邂逅,意外相逢。同年,同榜进士。一月至居,意在表达作者的孤寂、落寞之情。共指:共同指向。小塘:小溪或池塘。荷叶底:荷叶之下。添:增多。生鱼:使鱼活。赏析:这首诗是一首七律,表达了作者对故人的思念之情。首句“南荒久与故人疏”,表达了作者对故人的思念和孤独感。次句“邂逅同年一月居”
注释:在黔阳山中的一座草屋中,南风吹着格外凉快。我站在窗前欣赏着山水景色,坐在胡床上休息。官场上的烦恼和忧愁让我感到疲惫不堪,我在江湖之中思念故乡。 赏析: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奈。他身处山中草屋,享受着自然的美景和宁静的氛围,但他的心中却在深深地思念着故乡。他感叹自己身在江湖,却无法摆脱官场上的烦恼和忧愁,只能通过欣赏山水和胡床来寻找心灵的慰藉
花木时光总不穷,青山叠叠水重重。 欲寻真宰元无迹,祗见苍苍一气功。 注释: 1. 花木:指花和树木,也泛指植物。 2. 时光:时间,光阴。 3. 总:表示总结。 4. 无穷:没有尽头,无穷无尽。 5. 青山:形容山的颜色青翠。 6. 叠叠:层层叠叠的样子。 7. 水重重:水流湍急。 8. 真宰:指真正的主宰、道理或自然规律。 9. 无迹:无法追踪的痕迹。 10. 苍苍:苍茫的样子。 11.
注释:竹子做的椽子、茅草盖的屋檐,江边的景色十分宁静。我整天只是看到鸟儿在飞翔。 云天相接,远山重叠,霜台之上,思乡之人正独自思量故乡。 赏析:黔阳山,位于湖南省境内,为湖南四大名山之一,也是道教南宗发源地之一。此诗是诗人游览黔阳山时所作。 “竹椽茅屋江边静,永日惟应鸟雀飞。”首联写景,诗人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江边的竹椽和茅屋显得格外清幽宁静。诗人在这里度过了一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