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上长松落午阴,有人松下鼓瑶琴。
南风过处浑无迹,秪见千山万水深。
【注释】
长松:松树。
落午阴:阳光洒在松树上,使松树的阴影落在地面上。
有人:有一个人。
鼓瑶琴:弹瑶琴。
南风过处:风吹来的方向是南方,故称南风。
浑无迹:完全不留一点痕迹。
深:深邃。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山中景色。
开头两句写山水之景。“石上长松”,说明松已长在石头上了,可见这松已活了多年;“落午阴”,说明松影已经投到了地面。“有人松下鼓瑶琴”,说有人在树下弹琴。“有人”二字,表明人的存在,但人与物的关系,并没有因此而产生什么变化。“有人”和“松下”两个动词,一前一后,一主一从,构成一个动宾结构,突出地显示了人与物的关系,而没有因此而影响人与物的和谐。“鼓瑶琴”三个字,点出了琴声,但琴音并未因人的存在而受到影响,反而因为人的存在而更显其清越悠扬,这就是所谓“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人间词话》)。“有人”、“鼓瑶琴”两个词语,把诗人的感情带到了景物之中,使景物具有了感情的色彩,这是艺术创造的一个重要方法。
第三句写风。“南风过处”,指吹来的是南风,所以用“过处”形容风势之大。“浑无迹”,说明风过之后,什么也没有留下。“只”字,表示强调,突出了风过之后,什么也没有留下,连一点痕迹都没有。
最后两句写水。“千山万水深”,是说水深得看不见边,也看不见底,所以用了“深”字来形容。这一联诗,写得非常含蓄。“只见”一词,既写出了诗人对景物的观察,又表现了他对此景物的赞赏之情。“千山万水”,说明水势浩大、无边无际,而诗人却只看到“深”两个字,这就更加显出了水的大、水的深、水的阔,使人觉得水比平常看到的还要大、还要深、还要宽。
这首诗的意境很美,语言也很美。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动词,如“落”、“鼓”、“过”、“浑无迹”等,这些动词都有很强的动作性,使整个画面充满了动感和生命力。同时,诗人还运用了许多形容词,如“长”、“深”、“清越悠扬”等,这些形容词都具有很强的形象性和感染力,使画面更加生动、更具美感。此外,诗人还巧妙地将人与物、动与静、声与色等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山水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