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尉刑曹与柏台,高门俱对碧湖开。
天涵波影闲云度,雨杂泉声爽气来。
此日官僚联辔入,往年鹓鹭候朝回。
近来执法尤宣朗,应佐阳光烛九垓。
【注释】
①廷尉:官名,掌管刑狱。柏台:古代官署。碧湖:指西湖。高门:指显贵之家。闲云度:云影在湖面上悠然而过。爽气来:清爽的气息迎面而来。联辔(pèi):骑马并辔而行。鹓鹭:指文臣,即官僚。宣朗:明察事理。
【赏析】
《再用前韵三首 其二》,是一首咏西湖的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三年(768)。作者任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时,曾因谏阻玄宗幸蜀,被贬为忠州司马。这首诗就是他谪居忠州时所作。此诗先写景,接着抒情,最后点题,层次清楚,感情深沉,语言精炼。
“再用前韵三首 其二”的开头两句,写诗人的官职与环境。“廷尉”指大理寺卿,相当于现在的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刑曹”,指刑部郎中,相当于现在的检察院副检察长;“柏台”,泛指官府所在地,也指御史办公的地方;“天涵波影闲云度”一句,描写西湖景色的幽雅。“天涵”是说天空如洗,“波影”是说湖水映入天空,“闲云度”则形容云彩悠闲自在地飘过天际。“雨杂泉声爽气来”句,写雨后西湖的美景。“雨杂”,指雨夹杂各种声音。“泉声爽气”,指山泉水潺潺的声音和空气清新的感觉。这几句描绘出了一幅宁静美丽的西湖风光画。
第三、四句由景生情,写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美之情。“此日”一句,写当天的官场景象。“联镳”即并辔,指官员们骑马并行,“入”指进入朝廷。“往年”一句,回忆当年的情况。“鸳鹭”指朝廷中的文臣,即官僚。“候朝回”即早晨上朝时的情景。“近来”一句,指出目前情况。“执法尤宣朗”句,指自己现在更加敢于执法,敢于直言进谏。“宣朗”意为光明磊落。“应佐阳光烛九垓”,意思是应该像蜡烛一样照亮整个世界,暗指自己的清正廉洁和敢于直言的品质将有助于国家的清明政治。
最后一句是全诗的总结性句子,也是作者表达的主要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西湖景色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之情和对社会现状的思考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