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从嚣杂见真淳,谁道今人不古人。
四礼每宗朱氏教,一门长接孟家邻。
椿庭时雨年年润,兰砌光风日日新。
青简会须书行义,高名直与董生亲。

注释:

突然之间,从繁杂喧闹中看到真淳的本性,谁能说今天的人们不比古人更优秀呢?

经常以朱氏的礼教来指导,一门一户地继承孟家的家风。

祖父庭院里常年有甘雨滋润,兰砌上光风日日更新。

将来必定能写青简上的文章、行义,崇高的名声直接与董仲舒相称。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冯处士的诗。冯处士是唐代的一位隐逸之士,诗人在这首诗中对冯处士的生活态度和为人处事方式进行了高度的赞扬和评价。

首联“忽从嚣杂见真淳,谁道今人不古人”,诗人首先指出冯处士能够从纷杂喧嚣的环境中看出真实淳朴的本质,并认为今天的人们并不逊色于古人。这里诗人用了一个设问句来强调冯处士的独特见解和高尚情操。

颔联“四礼每宗朱氏教,一门长接孟家邻”,诗人进一步描述了冯处士的生活状态和人际关系。他遵循儒家的礼教原则,注重道德修养,并且他的家庭和睦友爱,与孟家的邻居相处融洽。这里的“朱氏”指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孟家”则是指孟轲,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诗人通过对冯处士的生活和人际关系的描述,表达了对冯处士品德的赞赏之情。

颈联“椿庭时雨年年润,兰砌光风日日新”,诗人通过描绘冯处士庭院中的自然景象来表达对他的敬仰之情。这里的“椿庭”指的是庭院里的古槐树,象征着冯处士的高尚品格和坚贞气节;“时雨”则代表着恩泽和润泽,暗喻冯处士受到众人的敬仰和爱戴;“兰砌”则是指庭院中的石阶,光风则是清风,象征冯处士的家庭和睦和良好的社会风气。诗人通过对这些自然景观的描述,表达了对冯处士的赞美之情。

尾联“青简会须书行义,高名直与董生亲”,“青简”指的是汉代的一种竹简,用来记载重要的文献资料;“行义”则是指行为和道义;“董生”则是指董仲舒,东汉时期的著名儒学大师。诗人在这首诗的最后一句中表达了自己对冯处士的敬仰之情,认为冯处士将来必定能写出充满道德和智慧的文章,并被后人传颂;同时,他也认为冯处士的高名可以直接与董仲舒相提并论,表明了对冯处士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整首诗通过赞美冯处士的生活态度和为人处事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其高尚品格和卓越才能的敬佩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唐代文人崇尚道德品质和儒家思想的社会风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