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沧浪水自清,曾闻渔父扣舷声。
四知稀复思杨震,千载谁能慕屈平。
得失真如鸱吓凤,高低应似鸴嘲鹏。
何当挽取天河水,一洗人间两眼明。

浩浩沧浪水自清,

曾闻渔父扣舷声。

四知稀复思杨震,

千载谁能慕屈平。

得失真如鸱吓凤,

高低应似鸴嘲鹏。

何当挽取天河水,

一洗人间两眼明。

注释:

  1. 浩浩沧浪水自清:浩瀚的沧浪之水清澈透明。
  2. 曾闻渔父扣舷声:我曾在江边听到渔夫敲击船舷的声音。
  3. 四知稀复思杨震:很少有人再像东汉时期的杨震一样廉洁自守。
  4. 千载谁能慕屈平:千年来有谁能像屈原那样追求真理、坚守节操?
  5. 得失真如鸱吓凤:得失就像老鹰吓飞了凤凰。
  6. 高低应似鸴嘲鹏:高下就像鸴鸠嘲笑大鹏鸟一样。
  7. 何当挽取天河水:何时能将天河的水引过来清洗大地?
  8. 一洗人间两眼明:使世间所有人都能够看清真相。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抒怀诗,以沧浪之水比喻清廉的品格,通过描绘沧浪水清和渔父的扣舷声,表达了作者对清廉品质的赞美。接下来,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杨震和屈原的引用,进一步强调了自己对于坚守节操和追求真理的执着。然后,诗人用“得失”和“高低”这两个比喻,将世间的名利与天地间的自然景观相比较,表达了自己对于名利淡泊的态度。最后,诗人提出了一个宏大的愿景——让天河之水洗涤大地,以期洗净人间的污浊,还世人以清明。整首诗充满了对清廉品格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状的不满和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