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香才暇即披书,老去无能得自如。
青简尚寻高士传,白云还似野人居。
秋风婢子晨供织,细雨儿童晚荷锄。
道不远人真可乐,何须象罔索玄珠。
焚香才暇即披书,老去无能得自如。
[注释]:焚香:烧香拜神。才暇:有空的时候。披书:翻阅书籍。指闲时读书。老去:年纪大了。无能:没有能力。得自如:能够随心所欲。
青简尚寻高士传,白云还似野人居。
[注释]:青简:用青竹制作的简牍。高士:有高洁操守的隐士。寻:寻求。尚:仍然。白云:比喻清高的志向。还似:像……一样。野人:隐居的人。居:住处。
秋风婢子晨供织,细雨儿童晚荷锄。
[注释]:秋:秋季。婢子:奴婢。供:奉献。供织:为他人做织布的工作。细雨:小雨。儿童:年轻男女。晚荷锄:晚上锄草。
道不远人真可乐,何须象罔索玄珠。
[注释]:道:道理。不远人:与人为善不远离人。真可乐:非常愉快、高兴。象罔(hàng )索玄珠:语出孔子《论语·述而》:“子曰:‘我非色也,非声也,非味也,非臭也,非稼轩也。吾无身而常为首也。’”象罔:古代神话中一种能变化为鸟兽形状的大鱼。后用来比喻虚幻的事物。玄珠:指深奥的道理。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是酬和友人之作,也是诗人晚年退归田园时的自娱之作。全诗语言平易,风格平淡,却能表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探索,表达了他“道不远人”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想。
第一句“焚香才暇即披书”,诗人在闲暇之余,拿起书籍阅读,这是他的一种生活方式。这里的“焚香”和“披书”都是文人雅士的情趣,体现了他的文化素养和生活品味。
第二句“老去无能得自如”,诗人感叹自己年岁渐长,失去了年轻时的活力和才华。这里的“无能得自如”表达了他对衰老的无奈和对自己能力的否定。然而,他也明白,只要心中有追求,就能够随心所欲地生活。
第三句“青简尚寻高士传,白云还似野人居”,诗人继续表达他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这里的“青简”指的是古代书写用的竹简,“高士”是指有道德操守的隐士,“白云”则象征着自然和宁静的生活。这两句话都表达了他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赞美和追求。
第四句“秋风婢子晨供织,细雨儿童晚荷锄”,诗人描绘了他家乡的生活场景。这里的“婢子”指的是家中的女仆,“供织”是指她们为他人织布,“荷锄”则是指孩子们放学回家后在田间劳作。通过这些细节描写,诗人展现了家乡的勤劳和朴实。
最后一句“道不远人真可乐,何须象罔索玄珠”,诗人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精神。他认为,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就能感受到快乐。此外,他还提醒我们,不要过于沉迷于追求那些虚妄的东西,而是要脚踏实地地去追求自己的价值和理想。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又传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探索。它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也是一份对生活的理解和追求,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