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高堂蜡炬红,宛然秋与昔年同。
宦情不改来时淡,诗思浑如到日浓。
杨柳影斜帘外月,芰荷香老水边风。
莫言白笔南征久,赢得归囊一物空。
独坐高堂蜡炬红,宛然秋与昔年同。
宦情不改来时淡,诗思浑如到日浓。
杨柳影斜帘外月,芰荷香老水边风。
莫言白笔南征久,赢得归囊一物空。
解析:
- “独坐高堂蜡炬红”,描绘了一个独自坐在高大的室内,点着蜡烛的场景,红色的光芒在夜晚显得格外温暖和明亮。这里的“蜡炬红”不仅仅是颜色的描绘,也象征了作者的孤独和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 “宛然秋与昔年同”,表达了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仿佛现在所处的环境与三年前没有变化,秋天的氛围依然存在。这种对比加深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现在的感慨。
- “宦情不改来时淡,诗思浑如到日浓。”这两句诗反映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变迁和文学创作态度的坚持。尽管身处官场,但诗人始终保持着淡然的态度,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则更加浓厚和强烈。这种矛盾的情感状态是诗人性格的一种体现,也是他内心世界的写照。
- “杨柳影斜帘外月,芰荷香老水边风。”这两句话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杨柳的影子斜挂在窗边,映衬着窗外的月亮;荷花散发出的香气随着微风飘散在水边。这些自然景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寂寞和哀愁。
- 最后一句“莫言白笔南征久,赢得归囊一物空。”表达了诗人对于仕途的失望,以及回归后的空虚感。尽管经历了长时间的南征北战,但最终一无所有,只带回了满腹的空虚和遗憾。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失望。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象的描绘和对自身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诗人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不同境遇,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涯的淡然和对文学创作的执着。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也展示了诗人深邃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审美情趣。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丰富,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和精神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