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风土接湘衡,贤令之官犬不惊。
此日铜章分气象,往年金榜被恩荣。
无心真宰初行雪,有脚阳春欲泮冰。
持斧自天行郡邑,溪山随处好风清。

【解析】

题干是“答何永芳三首 其二 先写出每句的诗句,再写出全诗的译文”,这是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掌握情况。解答此题时,需注意以下四点:一要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写出诗句、全诗的译文;三要从题目上分析,看是否只要求某一方面,如本题要求写诗句,则不能写译文;四要结合注释理解诗意,并把握诗歌的情感。本题中,“邵阳风土接湘衡”一句中的“邵阳”“风土”“湘衡”都是提示,“接”字表明了两地之间地理位置相邻的关系。“贤令之官犬不惊”一句中的“贤令之官”是提示,“犬不惊”表明当地官员的政绩。“此日铜章分气象,往年金榜被恩荣”一句中“铜章”“气象”是提示,“金榜”表明过去曾获得过功名。“无心真宰初行雪,有脚阳春欲泮冰”一句中“无心真宰”是提示,“初行”表明新官上任。“有脚阳春”是提示,“欲泮冰”表明新官上任后给百姓带来了希望。“持斧自天行郡邑,溪山随处好风清”一句中“持斧”是提示,“自天行”表明新官上任后治理得当。“溪山随处好风清”一句中的“溪山”是提示,说明地方风景美丽。

参考译文:

邵阳的风土与衡阳相连。贤明的地方长官到任,连狗都不用害怕。新官刚到任就分派气象,前年也曾得到皇帝的赏识和提拔。新官刚到任就施政于民,像春天的阳光融化冰霜一样。手持斧头治理郡县,到处都有清风拂面。山清水秀的地方随时都可以去游赏。

赏析:

《答何永芳三首》共三首诗,第一首为第二首,第二首为第三首,第三首为第四首。这首诗写的是作者任知县时的感想。

“邵阳风土接湘衡”。邵阳县地处湖南省西南边陲,东临资江,西倚雪峰山,南接广西桂林,北邻新宁县城,是一个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自治县。邵阳境内山岭重叠,江河纵横交错,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气候温暖湿润,素有“鱼米之乡”之称。

“贤令之官犬不惊”,意思是说这位地方长官到任之后,老百姓都非常安心,连狗都不怎么怕他了。这里用“犬不惊”这个典故,既写出了地方长官治理有方,又能表现出当地百姓的淳朴善良。

“此日铜章分气象”,“往年金榜被恩荣”,意思是说今天这个铜印章子已经分配好了气象,以前也曾经获得过皇上的赏识和提拔。这里既表达了对过去政绩的回顾,又表现了对未来工作的自信和期望。

“有心真宰初行雪”,意思是说新任的地方长官刚刚来到此地,就像春天的冰雪融化一样。这里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新任长官的清廉正直以及他对百姓的关心爱护。

“有脚阳春欲泮冰”,意思是说新任的地方长官就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让冰冻的河面上都开始融化了。这里既写出了新任长官治理有方,又表现了他给百姓带来的希望和信心。

“持斧自天行郡邑”,“溪山随处好风清”,意思是说新任的地方长官拿着斧子从天上来到郡城,到处都是山清水秀的好地方,处处都有清风拂面。这里既写出了新任长官到任后的积极作为,又表现了他治理有方的美好形象。

这首诗虽然只有四句,但是语言简洁流畅,层次清晰明了,通过描绘新任长官的治理有方,给百姓带来希望和信心等情景,充分体现了诗人对于新任长官的赞美之情和对未来的期待之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