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圃高棕树,亭亭迥出云。
近身皮尽古,到顶叶才分。
性直钟元气,根多托厚坤。
幸兹无剥削,生意得长存。
【注释】
锦城:指成都,唐代诗人杜甫的故乡。
棕树:一种常绿乔木,叶子可以喂蚕,皮可造纸,木材可做器具,根可入药。
高:直上。
亭亭:挺拔的样子。
近身皮:指树干。
古:指树龄长。
到顶叶:指树梢上的嫩叶。
性直:指树干笔直。
钟:通“重”,厚重,深厚。
元气:指树的生命力。
厚坤:指土地。
幸兹:庆幸于此。
剥削:剥削、损害。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草堂期间的作品,写的是他在草堂附近的棕树。首句“小圃高棕树”点出作者的生活环境,次句“亭亭迥出云”写其外貌特征,第三四句赞颂其精神品质,最后两句则表达对它的感激之情。全诗以物喻人,寄寓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小圃”,指草堂的周围环境;“高棕树”指作者所居草堂附近种植着几株古老的棕树。
“亭亭”是树木挺立的样子,用来形容棕树高大。
“迥出云”是说这棵棕树直插云端,形容其高大挺拔的姿态。
“近身皮尽古”,是指这棵棕树的树干上长满了岁月的痕迹和斑痕。
“到顶叶才分”,意思是说,尽管到了顶端,但是枝叶还分不开,说明它生长得非常茂盛。
“性直钟元气”,是说这棵棕榈树的树干直而粗壮,象征着它有坚韧不屈的精神。
“根多托厚坤”,则是说它的根系发达,能够深深地扎根于大地之中。
“幸兹无剥削”,是说由于这棵棕榈树没有受到过多的伤害,因此才能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和生长状态。
这首诗通过对棕榈树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力量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于自由、平等、和谐的理想社会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