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里南天外,中原北斗边。
乘轺孤节远,恋阙寸心悬。
雁塞氛常净,龙沙驾已旋。
忠臣扶社稷,快著祖生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在乾元元年春,由成都出峡时所作。
诗句释义:
- 锦里: 指成都的锦官城。锦官城是成都的旧名,这里借指成都。
- 南天外: 形容空间之广阔。
- 中原: 古代中国中原地区的总称。此处指唐朝的首都长安,即今西安。
- 北斗边: 指南方的北斗七星,古人以为天上有北极星,故以此比喻北方。
- 乘轺(yáo): 古时候的一种轻便车辆,这里指使者或官员。
- 孤节远: 指远离家乡或亲人。
- 恋阙(què): 思念皇宫。
- 雁塞: 古代以雁为信使,所以雁塞常指边境要地,这里指边塞之地。
- 氛常净: 指边塞的烟尘很少,环境安宁。
- 龙沙: 指沙漠地区,这里借指边疆。
- 忠臣: 对国家忠诚的大臣。
- 社稷: 国家。
- 快著祖生鞭: 指迅速取得胜利,这里指国家战胜了安史之乱。
译文:
从锦官城向南望去,看到遥远的天空中北斗星闪耀;
离开家乡,远离亲人,心中始终挂念着京城。
边塞的烟尘很少,环境十分安宁,已经回到故乡;
忠诚的大臣扶持着国家,就像祖逖挥舞长鞭一样英勇。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战乱时期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家乡的眷恋。首句“锦里南天外”描绘了诗人身处远方,心系家乡的情景。颔联“乘轺孤节远,恋阙寸心悬”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颈联“雁塞氛常净,龙沙驾已旋”展现了边塞的和平与稳定,诗人也因此得以归来。尾联“忠臣扶社稷,快著祖生鞭”则是对自己能够为国家贡献力量的自豪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家乡的热爱与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