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晓出南郭,南行喜有山。
入林秋雾薄,到面水风寒。
已觉年华大,还应宇宙宽。
几回持宪节,不改铁为冠。

诗句原文:

发长清

清晓出南郭,南行喜有山。 入林秋雾薄,到面水风寒。 已觉年华大,还应宇宙宽。 几回持宪节,不改铁为冠。

译文:
清晨从城南的门出发,沿着南行的道路,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期待。进入森林后,秋天的雾气变得轻薄,眼前的水面上吹来的寒风让人感到刺骨。已经感觉到岁月的流逝,但仍然对广阔的宇宙充满好奇。多少次握着朝廷的法度,始终不改以铁为冠的威严态度。

注释:

  • 清晓:凌晨时分。
  • 出南郭:走出城南门。
  • 喜有山: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期待。
  • 入林:进入森林。
  • 秋雾薄:秋天的雾气变薄了。
  • 到面水:眼前的水面。
  • 年华大:岁月流逝,感叹时光飞逝。
  • 应:应当、应该。
  • 宇宙宽:对广阔宇宙的好奇和探索。
  • 几回:多次。
  • 宪节:朝廷的法度。
  • 铁为冠:形容人坚定不移的决心,不轻易改变态度。

赏析:
《发长清》是明代诗人黎民表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在自然中的感受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诗中的“清晓出南郭,南行喜有山”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风景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入林秋雾薄,到面水风寒”则是对环境的进一步描绘,通过秋风和寒冷的水气,传达出一种凄清而又清新的氛围,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幽静而神秘的世界中。”已觉年华大,还应宇宙宽”则反映出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宇宙无限可能性的向往。最后两句“几回持宪节,不改铁为冠”体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即使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原则和信念。这首诗不仅展示了黎民表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考人与自然关系的视角。通过对诗歌的深入解读和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情感世界和精神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