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子国中宿,高堂蜡炬红。
满林惊夜鹊,绕砌响秋蛩。
远意知谁省,长吟未许同。
去年当此夕,京国见西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所作的,描述了他在七夕节之夜在郯城过夜的情景。
我们来看第一句:“郯子国中宿,高堂蜡炬红。”这里的关键词“郯子”是指郯国,位于今天的山东郯城一带。而“宿”指的是过夜,也就是在郯城过夜。接着,“高堂”指的就是高高的屋子或者厅堂,而“蜡炬红”则是指蜡烛燃烧发出的红色光芒。这句诗的意思是:我正在郯城过夜,住在高高的屋子里,点着蜡烛,发出红色的光。
第二句:“满林惊夜鹊,绕砌响秋蛩。”这里的关键词“夜鹊”是指夜晚的喜鹊,它们常常被人们用来表示吉祥和喜庆。而“秋蛩”则是指秋天的蟋蟀,它们的声音常常被人们用来表达悲伤和哀愁。这句诗的意思是:整个树林都在夜晚显得非常安静,只有喜鹊的叫声打破了寂静。蟋蟀在围墙周围鸣叫,声音凄婉。
第三句:“远意知谁省,长吟未许同。”这里的关键词“远意”是指远方的情意或思念,而“长吟”则是指长时间地吟咏或歌唱。这句诗的意思是:虽然我知道有人对我有着深深的思念,但是我不愿意与他们共享这份情感。
第四句:“去年当此夕,京国见西风。”这里的关键词“去年”是指过去的一年,而“京国”则是指京城或首都。这句诗的意思是:去年的这个七夕节,我在京国见到了西风。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七夕节之夜在郯城过夜的情景,通过描绘喜鹊和蟋蟀的声音以及远处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爱情的复杂情感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