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宵雷雨骤,晓霁试登楼。
百鸟声相和,双江涨合流。
宁知冀北客,来按楚南州。
满眼波涛急,飘然欲放舟。
晓上草阁
通宵雷雨骤,晓霁试登楼。
百鸟声相和,双江涨合流。
宁知冀北客,来按楚南州。
满眼波涛急,飘然欲放舟。
【注释】
1、晓上草阁:清晨登上草舍的阁楼。
2、百鸟声相和:各种鸟儿鸣叫的声音相互协调。
3、双江涨合流:两条江水涨满了汇合在一起。
4、宁知冀北客:怎知道是来自北方的客人。
5、来按楚南州:来到南方的荆州。
6、满眼波涛急:眼前波浪滔天。
7、飘然欲放舟:想要乘船离去。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荆州时所作,描绘了一幅壮阔的山水画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情感的变化。
首句“通宵雷雨骤”描写了夜幕降临后,天空中突然响起雷声,大雨倾盆而下的场景。这一句为后面的写景做铺垫,也为整首诗营造了一种气势磅礴的氛围。
第二句“晓霁试登楼”,描述了黎明时分,雨过天晴,阳光照耀下的楼台。这里,诗人登上高高的楼台,放眼望去,可以看到远方的江水与天空相连,形成了一幅壮丽的画面。
第三四句则通过鸟儿的鸣叫声和江水的涨潮情况,进一步描绘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和壮丽景观。诗人用“百鸟声相和”来形容鸟儿们的和谐共处;而“双江涨合流”则形象地描绘了两条大江汇聚在一起的景象,展现出自然界的宏伟壮观。
尾联两句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情感的变化。诗人站在高处,看到眼前波涛汹涌的景象,内心充满了激动和喜悦。然而,他并没有沉浸在这种喜悦之中,反而想到了自己远离故乡,身处异地的孤独与寂寞。于是,他决定要离开这个地方。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过程中,也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使整首诗更加富有诗意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