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此园林好,凭高眼界馀。
鲸声吞海阔,鹤迹印沙虚。
午饷炊农饭,晨兴课子书。
天机自流动,何必咏鸢鱼。
这首诗是诗人在荫秀亭的即兴之作,通过描写荫秀亭周围的美景和自己的日常生活,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首句“爱此园林好”,表达了诗人对荫秀亭周围环境的热爱。这里,“爱”字表达了诗人的情感态度,“此园林好”则具体描绘了荫秀亭周边的景色。
第二句“凭高眼界馀”,描述了诗人站在荫秀亭上远眺的情景。这里的“凭高”指的是站在高处,“眼界馀”则表明视野开阔,可以远眺。
第三句“鲸声吞海阔”,以鲸鱼吞噬海水为喻,形容声音之大。这里的“鲸声”指的是大海的声音,“吞海阔”则形象地描绘了海洋的广阔无垠。
第四句“鹤迹印沙虚”,以沙地上的鹤脚印为比喻,形容足迹之小。这里的“鹤迹印”指的是鹤在沙地上留下的足迹,“沙虚”则意味着这些足迹已经消失,只剩下空荡荡的痕迹。
第五句“午饷炊农饭”,描述了中午时分农民休息时的情景。这里的“午饷”指的是午后休息,“炊农饭”则表示农民正在吃饭。
第六句“晨兴课子书”,描绘了清晨起床教育孩子的场景。这里的“晨兴”指的是早晨起床,“课子书”则表示教育孩子读书。
最后一句“天机自流动,何必咏鸢鱼”,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领悟。这里的“天机”指的是自然界的奥秘,“自流动”则意味着这些奥秘自然而然地展现,无需刻意去描述或歌颂。诗人认为,只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专注,就能体会到自然的美妙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