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漏催残欲曙天,儒官辞阙向西川。
过家白发怜亲老,分教青衿得士贤。
舟出九江春见雁,道经三峡晓闻鹃。
吾乡自昔多才俊,师席声华到日边。

【注释】

宫漏:古代宫廷中报时用的铜壶滴漏。催残:使尽。欲曙天:将要天亮了。儒官:儒生,指读书人。辞阙:离开朝廷。向西川:到四川。过家:到家。白发:指年老的人,也用来形容老人的头发白了。怜:爱惜。分教:要教,指要传授给他。青衿:古时学童的服装,借指读书人。得士贤:得到人才。舟出九江:乘船从九江出发。春见雁:春天看到大雁南飞。道经三峡:经过三峡。晓闻鹃:早上听见杜鹃叫。吾乡:我的故乡。自昔:自古以来。多才俊:有很多有才能的人。师席:老师坐的地方。声华:声望和才华。到日边:到达朝廷或皇帝身边。

【赏析】

此诗写刘信之分教云阳,表现了他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对青年学生的关怀以及他对家乡人民的深情厚意。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首联写诗人送别友人赴任的情景。“宫漏催残欲曙天”一句,写时间之快。“儒官辞阙向西川”,点明友人即将离京西去,而自己则留京。

颔联以“过家”二字领起,写送别之情。“白发”句,言其老迈;“分教”句,言其将传授英才,即寄托自己的期望。

颈联两句紧承前意,写友人赴任途中所见所闻。“舟出九江春见雁”,是说春水初涨,江水渐满,正是乘船出行的好时节,友人此时应已乘着小船离开了京城。“道经三峡晓闻鹃”,写友人行船至三峡,正值清晨,听到啼叫的杜鹃鸟,暗示友人此行艰难,但也充满希望。

尾联写诗人对友人的祝愿与期望。“吾乡自昔多才俊”,是说故乡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有才能的人,诗人以此勉励友人。“师席声华到日边”,则是祝愿友人在新的岗位上能名扬四海,声名显赫。

这首诗是一首赠别诗,诗人通过送别友人这一事件,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关心和期望。全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热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