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阅残经久,兴亡一梦中。
方塘澄水月,曲涧响松风。
禅悟三乘妙,心虚万法空。
我来幽兴发,吟对晚霞红。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守仁的作品,其内容主要表达作者游览普定寺时的感受和思考。下面对这首诗逐句进行释义:

  1. 坐阅残经久,兴亡一梦中 -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静静地坐着阅读那些已经残破不全的经典书籍,心中感慨着历史的兴衰变幻,仿佛都像是在梦中一般。”经”在这里指代经典书籍,”残经”则指的是这些书籍破损不全。”坐阅”表明了作者的静坐状态,而”久”则表达了一种时间的长久。

  2. 方塘澄水月,曲涧响松风 - 这句诗描述了作者看到的自然景象,即一方池塘上的月光清澈透明,曲折的山涧中传来松树随风发出的沙沙声。”方塘”是指方形的池塘,”澄水”形容月光如洗。”曲涧”指弯曲的山间小溪。”松风”则是风吹过松树林发出的声音。

  3. 禅悟三乘妙,心虚万法空 - 这里提到了佛教中的”三乘”概念,即菩萨修行的三种方法(上座、中位和下座),以及禅宗中对于”三乘”的理解。”禅悟”指的是通过冥想达到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三乘妙”强调了禅宗修行的精妙之处。”心虚”意味着心灵的空虚或清净,”万法空”则表示一切事物都是虚空的,没有固定的实体。

  4. 我来幽兴发,吟对晚霞红 -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创作灵感,即他来到普定寺后,内心产生了深深的兴趣和感悟,于是他便开始吟诵,面对着傍晚的红霞。这里的”幽兴”指的是深沉的兴趣和情感,而”吟对”则是指吟咏诗歌来表达这种情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景物和抒发内心情感的诗作。通过对普定寺的景色描述,诗人展示了自己对佛教经典的学习以及对禅宗哲理的理解。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的闲适之情和对生活的感悟。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富有画面感,读来让人感到宁静致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