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堕崇城曙色迷,短檐平接暮云低。
茫茫大地千山合,漠漠寒天一鸟啼。
不讶薄衾凉似铁,独怜高枕醉如泥。
林间剩有堪游处,惆怅关河限马啼。
《对雪》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五言诗。以下是对该诗逐句的释义:
- 诗句解释:
- “雪堕崇城”:雪从高山城市落下,形象地描绘了雪的美丽和壮观。
- “曙色迷”:天刚破晓时的景色迷离不清,增添了一份朦胧之美。
- “短檐平接暮云低”:屋顶被积雪覆盖,与低垂的暮云相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画面。
译文:
清晨,崇山峻岭上的雪景如梦如幻,天边云朵低垂。大地茫茫,千山合为一体,寒风中只有一只鸟儿在啼叫。我虽不惧寒冷,因为衾薄似铁;然而,我独爱高枕,醉生梦死。林间仍有值得游览之处,但惆怅的是,关河阻隔,无法骑马远行。关键词注释:
- 崇城:高大的城市。
- 曙色迷:天刚刚亮起时的迷蒙美。
- 短檐平接暮云低:屋檐被积雪覆盖,与低垂的暮云相接的景象。
-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雪中景象。首句通过“雪堕崇城曙色迷”展现了雪景的美和壮观,为整首诗定下了宁静而祥和的基调。接着,“短檐平接暮云低”通过描写屋檐被雪覆盖的情景,进一步营造了一种和谐、宁静的氛围。最后两句,“不讶薄衾凉似铁,独怜高枕醉如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景的喜爱和内心的感慨。尽管衾薄似铁,诗人却能沉醉于高枕之上,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和美好。而“林间剩有堪游处,惆怅关河限马啼”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留恋,同时也流露出对于无法亲身体验这些美景的遗憾。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雪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内心情感的复杂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