鬓发星星白欲匀,懒随里社庆新春;
拙招俗摈终须拙,贫畏人知故未贫。
蜗角厌观蛮触国,蝶魂忘记牧君身;
老、庄、大易一般旨,羞学小儒席上珍。
【注释】
庚子:指宋神宗熙宁九年。
里社:乡里聚会,指春节的祭神活动。
陋巷:贫穷简陋的居处。
蛮触国:战国时齐桓公与鲁哀公曾就天下是否只有齐国和鲁国是大国的问题进行辩论。
牧君:指春秋时期晋国的赵盾。
【赏析】
《庚子元旦二首》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所作的一组七言绝句。这组诗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元日,诗人在家乡东坡寓居期间所作。
首诗以“鬓发星星白欲匀”开头,写自己年老而鬓发斑白的情景,并暗喻自己的政治遭遇。“懒随里社庆新春”,写自己因被贬黄州而懒于参加乡里的新春祭祀活动。“拙招俗摈终须拙,贫畏人知故未贫”两句,写自己尽管遭到世俗的排斥,仍然坚持自己的原则和志向,不愿趋炎附势、随波逐流。
颔联“蜗角厌观蛮触国,蝶魂忘记牧君身”,用典自比,表达对官场的厌倦之情。诗人将自己喻为一只蜗牛,将世间纷争比喻为蜗牛角上的小国,自己厌恶这些纷争;又将自己比为一只蝴蝶,将人生比做蝶化的过程,忘记了自己曾是晋文公重耳,即牧宫的化身。尾联“老、庄、大易一般旨,羞学小儒席上珍”则表明了自己对道家、儒家、易学的共同认识,认为应该像老子、庄子那样追求自然的本真,而不是像那些所谓的儒生那样拘泥于礼教,成为束缚思想的累赘。
第二首诗以“拙招俗摈终须拙”开头,写自己虽然遭到世俗的排挤,但仍然坚持自己的原则和志向,不愿随波逐流。“贫畏人知故未贫”,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清贫之志。
诗人以“蜗角厌观蛮触国,蝶魂忘记牧君身”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的厌倦之情,认为自己就像一只蜗牛一样,厌恶争斗的小国,又像一只蝴蝶,忘记了自己曾经是晋文公重耳(即牧宫)。最后两句“老、庄、大易一般旨,羞学小儒席上珍”,则表达了自己对道家、儒家、易学的共同认识,认为应该像老子、庄子那样追求自然的本真,而不是像那些所谓的儒生那样拘泥于礼教,成为束缚思想的累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