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赏虽迟犹小春,同游况复有芳邻;
不深花木枝枝秀,无大洞天曲曲新。
泉故喷香供茗客,石争呈面访诗人。
雨奇睛好都经眼,浇尽世间万斛尘。
【注释】
①辛丑:宋孝宗淳熙八年(1186年)。②海印岩:名胜古迹,位于杭州灵隐寺。③王愧两:即王正心、王正翁兄弟。④诸葛士年:名不详。⑤蔡清宪:南宋诗人、文学家。蔡松年(1075-1124),字德芳,号陶庵,江西修水人。绍定三年(1229)登进士第,授建昌军判官。嘉熙四年(1238),知余干县。淳祐元年(1241),以直秘阁致仕,谥文靖。著有《东湖野记》、《汉宫词》等。⑥万斛尘:形容世间的污垢。⑦供茗客:指供茶客饮用。⑧石争呈面访诗人:意谓岩石争相向诗人展示容颜,以吸引诗人作诗。
【赏析】
此为一首咏景七律。作者于淳祐九年(1249)冬闰十一月重游海印岩,并请其弟王正心、王正翁兄弟以及同游者诸葛士年、蔡清宪赋诗纪游。
首联“胜赏虽迟犹小春,同游况复有芳邻”,说这次游览虽然来得迟一些,但仍然可以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而且与有才德的人在一起游玩,也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这两句是总写这次出游的愉快心情和感受。
颔联“不深花木枝枝秀,无大洞天曲曲新”意思是说,海印山并不很深,山上的树木也并不茂盛,但是山中的每一处都显得特别秀丽,每一个山洞也都是那样的新鲜奇特。这一联是具体地描绘了海印山的风光。
颈联“泉故喷香供茗客,石争呈面访诗人”,说泉水总是喷涌着香气来供应饮茶客人,而山上的石头又纷纷露出面孔来欢迎诗人前来吟诗作画。这是在赞颂海印山的优美景色和自然之美。
尾联“雨奇睛好都经眼,浇尽世间万斛尘”意思是说,无论是雨后奇丽的景象还是晴朗时的美景都让人看个够,这些美景都可以洗尽人们心中的烦恼,让人们忘却世间的一切烦忧。这是对人生的一种感悟和理解。
全诗通过对海印山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之情。